君主,可以是明君,也可以是暴君、僭主。
这本书,让我瞥见了权力中的冰山一角,接近漩涡
风暴处的最中心。
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君主论。
所有文字就像一具精心打造的皇冠,并未镶嵌华丽
的珠宝装饰,却以人性深处弱小罪恶的一面构造,
锋利又冰冷黑暗,靠近它都觉得不寒而栗。
利己主义者?
让我不禁深思。
我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有多利己?
利己到,道德信义都变成为了利用他人的工具,只是为了满足我的个人私欲,仁慈善良则是我为了达到目标,金蝉脱壳的诡计。
马基雅维利在这本书中,看似扮演一个看似忠诚的仆人,实际上却是一个谨小慎微的精明管家角色。
仿佛他站在镜子旁,拱着两只手在于袖中,欣赏着任何一个对这本君主论感兴趣的人,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打开了这本号称罪恶的小册子,面上露出不一样的目光,贪婪,自私,阴暗,或者震惊。
一如芝麻开门的故事里,强盗们瞥见财宝般兴奋。
他的身侧,就摆放着这样一顶黑暗皇冠。
他欣赏着每一个,试图戴上这顶皇冠的人,是什么表情。
所有人都渴望得到权力,却不知最后是被权力掌控着。
就像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君主论是阴暗面,论李维则是光明面。
而真正可以驾驭这顶皇冠的君主,又是谁?
如果他找到了,他马上就会俯首称臣。
我认为,这就是这本君主论的魅力之处。
一如东方文化中的君王和权臣的关系。
就像尼采说的那句名言一样,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方。
越是向往着权力,就越要承受失势的痛苦,和被权力背叛反噬的滋味。
人民都是渴望慕强,但是也会害怕和恐惧。
他们害怕权力的腥风血雨,却也渴望能有一个目光长远且心里装着他们的君主,强大冷漠且仁慈,统领他们走向幸福的乌托邦。
绝对的冷漠且理性,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臣服。
我的脑海忽然浮现了一个人,试图将马基雅维利制造的这顶皇冠捧起的人。
拿破仑。
那张加冕礼的油画中,他不正是双手捧起了皇冠,并且堂而皇之的戴在头上了吗?!
他的心中一定会想起马基雅维利,和这本君主论。
因为他已经把君主论融于自己的骨血中,并且相信自己可以驾驭这种未知且强大的力量。
也许还带了一点儿轻蔑和嘲笑。
“如果马基雅维利在世的话,就算不使用君主论的某些观点手段,我也会向世人证明,自己有能力统治法兰西帝国。”
当他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中戴上月桂金叶冠的时候,也许心中便是这般所思所想的。
我为自己无意识的洞察并揣测他的想法而震惊。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怎么不能算是携带着一部分黑暗三联征的人格者之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