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我们的歌谣发布时间: 2025-05-14 14:38:30 浏览:1 次 发布地: 三门峡市 天气: 晴

         镜中渊 人们常说,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事。这话诚然不错,然而更难的,恐怕是在认识之后,如何与那个不甚完美的自己相处。情感这东西,向来是复杂得令人头疼的,它既非纯然的快乐,亦非纯粹的痛苦,而是千百种微妙感觉的杂糅。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爱,在恨,在欢喜,在忧愁,殊不知这些情感多半只是自我感受的投射罢了。 认识自己,说来容易。人们照镜子时,总以为镜中便是真实的自己,殊不知那不过是光线反射的幻象。我曾见过一位朋友,日日揽镜自照,自以为相貌堂堂,直到一日在商店橱窗的倒影中瞥见自己的侧影,才惊觉原来自己的鼻子竟是这般歪斜。情感亦是如此。我们以为自己对某人怀有纯粹的爱意,细究之下,却发现那爱里掺杂着占有欲、虚荣心,甚至是对孤独的恐惧。理性之光一旦照进情感的暗室,尘埃便纷纷扬扬地显现出来。那位朋友后来不再照镜,说是怕看见更多缺陷。但缺陷既已存在,见与不见,又有何区别?认识自己,首要便是直面这些不完美,承认情感的复杂性,不为其表象所惑。 理解自己,则又深了一层。认识如同用尺测量,理解则需用心体会。我认识一位老教员,年轻时脾气暴躁,常因学生愚钝而大动肝火。晚年他告诉我,那时他并非真的恼怒学生,而是恐惧自己教得不好,怕辜负了"名师"的虚名。情感的源头往往埋藏得很深,需要耐心挖掘。我们愤怒,可能是因为受伤;我们嫉妒,可能是因为自卑;我们冷漠,可能是因为害怕被拒绝。那位老教员直到须发皆白,才理解了自己当年暴躁的真正原因。理解自己需要时间,需要宽容,更需要勇气——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人们常说要善待他人,殊不知最该善待的,其实是自己内心那个不完美的存在。理解不是纵容,而是明白情感的来龙去脉,知道何时该约束,何时该释放。 超越自己,则近乎于一种修行。认识是知,理解是懂,超越则是行。我见过一位画家,年轻时作品尽是模仿名家,中年后陷入自我重复,晚年却忽然笔锋一转,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风格。问他何以至此,他说:"我不再画我以为应该画的,而是画我必须画的。"情感的超越亦是如此。我们先是盲目追随感觉,继而刻意压抑感觉,最终学会驾驭感觉。那位画家不再被传统束缚,也不再被叛逆驱使,他只是诚实地面向自己的内心。超越不是否定情感,而是不被情感所奴役;不是消灭自我,而是不被自我所局限。这需要时刻保持理性的清醒,如同舵手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稳稳把住方向。 情感的复杂性,恰似一潭深水,表面波澜不惊,深处暗流涌动。我们投石问路,回声却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那位不再照镜的朋友后来告诉我,他学会了用双手认识自己的面容;那位老教员说,理解自己后,他反而能真正爱护学生了;那位画家在超越自我后,作品反而打动了更多人的心。他们都在与复杂情感的周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 保持理性不是要变得冷漠,而是为了在情感的迷宫中不迷失方向;认识、理解并超越自我,不是为了消灭情感,而是为了让情感真正成为生命的力量而非枷锁。水面平静时,能映照星空;人心澄明时,方见真情。 毕竟,最深的渊,不在别处,而在人心中那面照见自我的镜子里。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