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遇見发布时间: 2024-10-26 17:33:07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業】 韓愈在《師說》里提及“傳道受業解惑”,這6個字,不能讀成三個詞,而是應該理解為三個動詞和三個名詞的組合,其中有的古書是“受”,有的古書又是“授”,兩個有本質區別,按《師說》的本意理解,受比授更貼切。 對於[業]字的理解,要看書的時代,如果是漢之前,多是本意,如果是兩晉到唐以後,會偏重于佛家的“業”。到了現代,白話文以後加入了學業,事業,職業,行業,功業……這些詞,已經离本意越來越遠。 古人活在世上有三個階段,一是安身立命,就是找一個地方,有一所房子,有一項營生的能力,就可以做到[安身立命]。第二階段就是[成家立業],成家不是只代表結婚而是開枝散葉,从一個人發展到一族人,[家]代表的不是衹有直系的三代,而是發展而來的包括僕人,傭人……一大堆的族系,這個字到了今天,衹能意會了。 成家以後是立業,業的本意就是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板,這塊大板既是一個圖騰,也是放在宗祠里傳世的象徵,一個家族立的[業]就是這個家族為何而存在,為何而發展,以何為目標,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是[祖訓]。很多家族其實原本是有使命感的,就是所立之[業]。 有使命的家族,後面的發展就是可以立一座城,創一個国,締造一個時代,或者是堅守一份責任,或者是履行一種能力,祇不過這種傳承慢慢在時間的長河里磨滅了。 回到《師說》,如果从老師的角度“授業”已經很準確,但如果从學生的角度“受業”會更貼合。現在更多的理解已經成了傳遞[業力],這並不是《師說》所表達的含義。人要有目標,才有學習的動力,有了更多能力才能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標。 現代的人,生命太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遊玩嬉戲,又有多少人能找回自己的[業]? #讀書筆記#師說#受業#古文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