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雪残桥断发布时间: 2025-02-01 11:24:01 浏览:4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历史上的今天 1764年2月1日,文学家曹雪芹去世。对他勿须多做介绍,中国人都知道他。 这一年,哥德十四岁;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已去世一百五十年;托尔斯泰要等六十年后才出生。曹雪芹和他们几位,都是人类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星座。 曹雪芹的一生,是一场凄美的悲剧。这位出身贵胄的文人,在家族没落后,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生活。但正是这种人生的巨大落差,让他在《红楼梦》中写尽了人世沧桑,道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千古绝唱。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往往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悖论:越是困顿的人生,越能孕育出不朽的杰作。 比如 卡夫卡在保险公司做小职员时,日复一日地处理着枯燥的文书工作。这位终生未婚的作家,在孤独中写下了《变形记》,将现代人的异化与无助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文字,成为了二十世纪人类精神困境的最好注脚。 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与革命活动被判死刑,在临刑前最后一刻获得赦免。这种生死边缘的极限体验,让他在《罪与罚》中写出了人性的深度。这位一生负债累累的作家,用文字叩击着人类灵魂的最深处。 普鲁斯特在哮喘病的折磨下,将自己封闭在软木贴面的房间里。这位社交场上的失意者,在《追忆似水年华》中重建了一个比现实更为真实的世界。他的文字,让时光倒流,让记忆永恒。 当然,还有路遥,以毕生刻苦在临终前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平凡的世界》。 中外文学史上,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苦难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将作家的生命雕刻成永恒的艺术。这些作家用个人的苦难,换来了人类精神的升华。他们的作品,如同黑夜中的星光,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这或许正是文学与生命最奇特的关联:在苦难中孕育永恒,在黑暗中创造光明。 通过《红楼梦》,我们知道曹雪芹除了文学上的至高成就,还知道他精通诗词、绘画、金石、中医、园林艺术、织䃼、美食,以及儒释道无所不通。他是一位全才式的文学巨匠,真如“含玉而生”的天降奇才。他的生平跟他的作品一样,波澜起伏、多彩多舛。

评论:
午后的青草地: 内啥,找到了你作品不够伟大的原因[偷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