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名摄生之理!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胡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中国传统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讲求的就是上工治未病,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的手段,是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首要措施。它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转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