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位朋友问我,我写随笔的爱好是怎么能够坚持下来的?我觉得这个话题特别有意思,本来想去睡觉的心思也就被打断了。正好这几天过于忙碌没机会留给写作的时间,那今天就借此机会也浅浅的写一写。一是解决了朋友的疑问,二是补充了自己这些天的遗憾,挺好!
关于写随笔这个事,有些人认为随笔应该准备妥当,笔墨纸砚齐活上堂,仪式感氛围拉满,才显得对这个事的重视。我倒真不这么觉得。
随笔的“随”,本质上说的是时间。随时随手随地随机,这些都是对于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变量。在这个词的动作里,有一个定量推动了变量,就是“感”,也就是感受。而“感”的动机在于有“感”而发,更重要的则在于“感”来临时的机会把握。当“感”来的时候,几乎都是转瞬即逝的事,哪还留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准备各种工具?再有人说,“我可以把这个感想记录下来,然后回家了再好好写”,我认为这个办法有点过于慎重和拖沓了。为啥呢?通常带有这样做法的人,一般都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有感而发的那种动力源没有了,也就是缺了思想发动机,哪怕有再多的油量补充,也只能装装样子,结果还是原地待步。你全部准备好后,准备动笔写写,却发现有感而发的那种感觉摸不到了,回忆起来的零零散散写在笔下也干之无味,草草了事的结果可能你自己都不是非常满意,久而久之,对待这种随笔就显得消极了。第二种情况是,有人的发动机滞后期比较长,可以保持很久感受到坐下动笔,这是极好极好的现象。但是“感受”这种不是物理物件,只要不碎一直在。它是个没有模样的虚状体,如烟如气,通常会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事务给耽误掉。时间一长,就又回到了第一种情况——忘记了,没有多少感受了。那么这两种的结果通常都会对写作产生无奈的错觉,既有理由性的,又有心理性的。
另一个就是随笔的内容不要过于冗长和细致。太长太细,容易在精力上消耗过大,也为烂尾楼造成了一定的借口。
我比较喜欢随手就“写”,至于用什么形式,那在其次。你可以用印象笔记,可以用备忘录,还可以用传统的笔纸,也可以用语音输入,重点在于捕捉当下的感受瞬间。有时候好玩的甚至可以站在大马路上忽略人来人往,也可以坐在某个石墩子上保持写作的姿态,甚至找个地方停下车来刷刷记录……
也许很多时候这些做法看起来挺荒谬的,但是作为一个热爱文字和喜欢一些小想法的人来说,那些形式都不足以阻碍我通往热爱的路,也希望那些路上有你有我。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