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未王之王发布时间: 2025-03-18 12:56:37 浏览:2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临写《黄州寒食帖》,把他的诗词和一生经历串联起来,突然之间懂了他。 在艺术追求上他信手拈来,不造作,不修饰,追求真挚的意境和情感,不求辞藻华丽,常常以接近白话的词句表达主体: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汙燕支雪(胭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发白。” 这“燕支雪”就像我一时想不起来的词用“那个那个”表示。两月秋雨萧瑟天冷食寒,谁把温暖在寒食节半夜偷偷背走,真他妈有劲儿! 他的《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等诗词也都体现了其情景追求和对辞藻的不屑。 他注重情感和情怀的追求,率性而为,不事权贵,时常得罪权臣,一生数次被远贬外放,引起乌台诗案对他的追究。环境和性格造就人,他的身上没有京官的权术和官僚气,有着文人的直率和野鹤的自由。 一生的颠沛居无定所,19岁母亲去世,几年后父亲病故。三娶三亡,他的原配夫人王弗年仅27岁去世,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悲情沿溢千年。二任王润之和三任王朝云都在三十多岁离世,接连失去亲人改变了一个感情真挚人的情感世界。 苏轼一生多次外放,被排挤在朝廷和党邦之外,在徐州、登州、杭州、惠州、黄州和儋州都做过官,除了嗜酒好美食,他深远的情怀和浪漫的气质也使他留下了深深的文化足印,除了诗文书法,也建了徐州放鹤亭、杭州西湖、惠州西湖等多座湖泊人文景观,兴学劝农,使多年废学的偏远儋州有了进士,对中国历史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一#笔记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