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给女儿送饭。同桌跟她一起来了。她刚接过我递给她的布袋,一个爸爸在旁边问:
“同学你好!请问你是高一的吗?”
“是的。”
“能不能麻烦你喊一下25班的xyl,让他来这里拿饭。”
“25班,在……那边。太远了。”女儿跟同桌小声嘀咕。
“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去喊。去不去都没关系。”我感受到了她的为难。
她不说话,纠结了好一会儿,下定决心似的转身跟同桌走了。
我理解她,但也觉得不太礼貌。不是因为拒绝,而是没有明确告知。于是赶紧跟那位爸爸说:
“实在不好意思,她觉得距离有些远了,所以不愿意去。”
“没关系。昨天忘记跟孩子说今天送饭了,他不知道我来。”
“那看能不能再遇到别的学生,帮忙喊一声。”
他没再说话,我也没有。我站一旁等待女儿把饭盒送出来,同时回应读书会群的信息。那位爸爸等了一会儿后,似乎说了什么,因为我心思在回应信息上,没有太注意。是他的孩子出来了吗?还是他托人带进去了?只看见他开车走了。
大概二十分钟后,我正回消息,女儿喊“妈咪”。她吃完来送饭盒了。我赶紧说:
“宝贝,你刚才拒绝那个爸爸,挺好的。”
“怎么好了?”
“没有自己心里不愿意,却因为不好意思而勉强答应,委屈自己。”我想简单跟她聊两句这个事情,先肯定她,并给出具体的原因。原因里有对她的期许,也是她需要稳定的方向。
“25班太远了,我不想跑。他也不一定在教室,因为如果不知道家长来送饭的话,他肯定去食堂了。”
“是的是的。你想得还挺周到的,不仅仅是因为距离远。”
“是啊。”
“不过可以跟那个爸爸明确说:抱歉,距离太远了,时间比较紧,我要赶紧吃饭。”我刻意回避了“刚才不礼貌”之类的评价性字眼。
“那多尴尬。”
“没关系的。你又不是故意不去,可以大方表达自己的拒绝。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好吧。妈咪,你下午五点二十来接我。”
“好。如果那个爸爸跟女儿像你这样每次都主动跟我约好,就好了。”
“嗯~~妈咪拜拜。”她开心。
“拜拜。”

评论:
🌸在寻找自己的旅程中: 拒绝,也是一种勇气[头大]
作者: 是的。敢于拒绝,大方拒绝。
(81)啊哈,还是那蜗牛: “回避评价性字眼”,我得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