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朋友的论述…很有深度… 春节档电影《哪吒2》已经火出了国门,火出了朋友圈,实现了国产片的新高,有望达到150亿票房,电影制作和发行赚得盆满钵满。 这里有我们普通人的贡献,也有一些人特别的付出。但大多数人只看个热闹,却没有领会电影背后的哲理。 银幕上,哪吒脚踏风火轮冲破天劫咒的瞬间,影院里掌声雷动。这个宣称要“逆天改命”的少年,用燃烧的混天绫为观众编织出一个自我救赎的绚丽梦境。但当我们走出影院,面对北上广凌晨两点写字楼的灯光,面对每月固定的房贷和孩子补课费时,是否还能如此笃信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当“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为新时代的励志口号,当有人甚至将此与国运关联时,我们或许更要冷静地思考:我们这些被结构性命运枷锁禁锢的普通人,是否真能像哪吒般挣脱宿命? 一、魔童神话:被遮蔽的出身特权 哪吒的“逆天改命”建立在太乙真人赐予的混天绫、风火轮之上,建立在李靖夫妇以命换命的牺牲之上。 而且,他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这个天生具备灵珠转世资质的魔童,本质上享受着顶级资源配置:顶级仙师辅导、家族势力庇护、上古神器加持。 与其说他在反抗天命,不如说是特权阶层对既定秩序的优雅反叛。 当敖丙背负整个龙族千年屈辱艰难前行时,当陈塘关百姓在海底炼狱中化为仙粉时,所谓的“逆天改命”更像是既得利益者的特权游戏。 布迪厄在《区隔》中指出,文化资本在代际传递中构筑起隐形的阶级壁垒。哪吒的“逆袭”恰印证了这点——他口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实则是用太乙真人赠予的乾坤圈压制魔性,用李靖传授的武艺对抗天命。 这种含着金汤匙的反抗,与寒门学子跨越阶层时遭遇的玻璃天花板形成残酷对照:有人生下来是骡马,而有人生下来就在罗马。
评论:
第二颗星: 乐观的看,当不成二代,那就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当二代。总要有人牺牲自己去托举后代
搁浅: 这个角度是有点意思
作者: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