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竟轻视我当初引为自豪的满腹经纶。我在学术研究之外生活了,多快活啊!我觉得作为学者,自己显的迂拙;作为人,我能认识自己吗?我才刚刚出世,还难以推测自己会成为什么人,这就是应当了解的。在被死神的羽翼拂过的人看来,原先重要的事物失去了重要性,另外一些不重要的却变得重要了。换句话说,过去甚至不知何为生活。知识的积淀在我们精神上的覆盖层同涂抹的脂粉一样裂开,有的地方露出鲜肉,露出遮在里面真正的人。”
——纪德《背德者》
背德者,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来看,应该理解为“背叛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的人”。传统道德并非法律,而是行为标准。但是,谁制定的道德标准,自然就会倾向于制定者的利益。人们无法从中挣脱、跳出来。
纪德说:“我给予本书的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看完整个篇章才理解引言中他的这段话,背德者更像是活在未来的人,不受现世的道德束缚,这点上,纪德的思想是极为超前的,超前意味着危险,意味着对现在的背叛和摒弃,但他却探索了另一个不被教条束缚的时间的可能,如果从未抹除一副画的画框,就无法知道真实的世界有多大,不剥离粉饰过的世界,我们也看不到另一个世界,纪德向我们撕开了一个不起眼的口子,似乎能窥见点人性的一部分真实。
现在理解为什么纪德的所有作品被法国天主教会列为禁书了,果然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可以活在未来,成为荣格眼中的“现代人”,他们为探寻而活。生活有千百种形式,每个人只能经历一种。我们徒有生活的样子,却不知道自己在过哪种生活,这才是最可悲的。宗教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能否真的在宗教之中找到自我的救赎?人性的沟壑该用什么去填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