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ill发布时间: 2023-11-12 02:33:15 浏览:1 次 发布地: 杭州市 天气: 晴

        物极必反 今年双11过去了,不过估计又不会公布数据,我猜。 电商的高速扩张显然结束了,剩下就是渠道之间的竞争,毕竟客户就那些、购买力就那些。除了可以反复消费的快消品,剩下耐用消费品,短期内从某渠道商买了,必然就不会从其他渠道再买。 前几年火起来的直播,其实从前2年看,明显增长率就开始下滑,这是必然趋势。消费者就那些。直播虽然看起来有人可以提供讲解、直接咨询,实际上还是利用冲动去消费,再加上价格优势达到的。 今年还没开始大促,就爆出价格协议,这种想想就知道,必然会存在。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直播行业看似大家活的很好——对!你当然只能看到活着的,死了的都黯然退下了,相比其他行业,直播头部的市场份额远远超出了2:8甚至1:9都不止。 想想看,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你不可能同时去看多个主播的直播,那么全社会的收视时间也是相对恒定的,当头部直播的价格优势远大于普通主播后,自然会出现强者更强的局面,然后必然出现坑位费暴涨,压榨厂商利润空间的情况。然后有些厂商受不了压榨,转向小主播的情况。这都是取一个投资回报率的平衡。预计这个趋势还将会继续,国家必然也会继续收紧监管,防止乱象。 所以,这两年有朋友问我,能不能去做直播带货,我会说,除非你有很强的供应链支持,那可以去找有流量的直播间试试,要不就放弃这个想法[吃瓜] 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电商平台。商家聚集多了,首页、黄金广告位数量也是有限的,自然会导致推广费暴涨。那么,线下经营又逐步开始有了一些销售成本的优势。 购物节,对于商家来说,现在可以说是恨大于爱[凄凉] 短期内大量厂家、大量备货,自然导致原料采购成本上涨、劳动力紧缺,临时工价格暴涨,还有生产设备添置。但是节日过后,这些设备又会闲置下来,占地不说,还有闲置的折旧与技术换代产生的淘汰。 饱的时候饱死,饿的时候饿死。平稳的产量,其实才会达到最有优势的成本。但如果工厂不参加购物节,那有可能消费者就被别家抢走了。 因此,购物节其实大大加剧了制造业的内卷,不会带给工厂良好的发展期望。 更有工厂,在大量备货以后,卖不出去,货品砸在手上——这种情况也是因为要应对购物节的巨大发货量才产生的,所以购物节带给厂家的,还有巨大的风险。 这两年,很多商家参加购物节的意愿明显是在下降的。今年好多商家的折扣力度明显在缩小,甚至很多商家都不再参加满减等等活动了。。。 这真是 物极必反。 #值得思考的问题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