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听过一首歌,刘若英的《成全》。当时不是能完全理解,为什么有人可以笑着唱“未必永远才算爱得完全,一个人的成全好过三个人的纠结。”在以前的理解里,爱就是“占有”。是希望每天早上醒来都能看到对方,希望对方把所有的新鲜事都告诉自己,希望所有的心动、对未来的期待都是因为对方。有了这样的理解,甚至会觉得如果一段感情难有结局,那还不如不要开始。可后来,真正有了喜欢的人,把对方的感受、情绪看得比自己还重要时突然明白,最真挚的爱,从来都不是以“占有”为条件的。或者说,爱一个人最重要的,从来不是“占有”,而是相互成全。 想起村上春树写过的一段话: “我告诉你我喜欢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知道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今后也会是。” 为什么总有很多人在爱情里受伤? 因为那些人弄错了爱一个人的顺序,把付出当成了“得到”的前提,把拥抱当成了“永远”的承诺。付出的确有可能换取被爱,但付出的目的却不该是为了得到爱。一旦搞混主次,失望随之而来。因为若是真的如此,就会因为付出太多却没有回报而悲伤,会因为太过沉醉却不能永远而彷徨。喜欢一个人,是独属于自己的事,要不要付出,究竟付出多少,又该付出多久,本就该是为了自己。 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觉悟时,释放爱意是为了成全自己,付出耐心是为了成全爱情,少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两个人的关系进展才会更顺利。这便是所谓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人,对待感情极其克制和理性,他们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而是希望爱情能让彼此成长。爱情是现实的,没有一定的物质支撑,两个人很难幸福。从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讲,真正深沉的爱莫过于。是我可以拉你入泥潭,可我更希望将你送上岸;是我可以不管不顾打着爱的旗号肆意妄为,可我选择有所收敛先成就你的未来。好的爱情便是如此,在利己的同时,也愿意“利他”。 人们都希望自己所心动的对象,刚好也对自己心动。期待所有的期待成真,渴望所有的渴望能被满足。但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刚刚好的事。而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在遇到真正喜欢的人时,去大大方方地爱,成全自己的心动,不管对方的态度如何,理性表达爱意就够了。至于未来能占有对方多久,爱意能存续多久,这并非我们可以控制的。 人来人往,终究会有一个人让你想久久驻足。 遇见,便是幸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