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符合规律、不符合事实的并且侵入你思想的东西都值得警惕。 这是一场浩大的行为主义实验。 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也并非毫无收获。毕竟这是心理学的真实实验场,某革都经历了魔幻十年,能用这种方式浓缩无害地亲身经历,感受到的冲击真实强烈,很幸运。 考验一个人自我认知的坚定,如同我们此时此刻依然会面临的各种不合理、偷换概念的各种舆论压力。如同一二级投资市场极其需要坚定的认知穿越牛熊。 清晨收到老朋友 一堆信息,他的某些教育行为被身边人围攻,大家集体不赞同,他很困惑。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来自于自己的认知,有些认知处于模糊地带,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怎么做才是对的, 这种模糊地带越大,就越容易被舆论裹挟着往前走。这种时候,回看初心,你到底追求幸福感,还是追求卓越,其实自己内心最清楚。 初心的不同,会导致主动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向,方向确定了,实操就容易了,同时,所有不符合你内在最真实需求的都不过是杂音,杂音当然也会有阶段性片面化的繁荣,但和你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实坚定的努力、长期的勤奋并不辛苦,最辛苦的是情绪内耗,也就是困惑。困惑太多了,就会摇摆不定。大事一定不可以摇摆,小事没必要摇摆。当然,对新领域的好奇,可以因此有特定的容错率,但刨除掉这部分,每个人都0内耗、义无反顾地只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是最佳状态。 如果顺应潮流,你的理想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同时你还能把你具体的理想贩卖给别人,那必是时代的胜利者荣耀者。如果你的理想只是你的理想,不符合当下,但符合未来(有一个概念需要提前界定:每个人的理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你的理想或迟或早都会被一些集体所接纳),未来也会有你大放异彩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思想家、文学家、画家、艺术家的作品,总是在死后才被世人所追捧。因为他们表达的理想早于他们的时代,早于身边集体人的认知。所以不论你当下是踌躇不得志,还是志得意满,都无需低迷或张狂,这不过是穿越牛熊必然的产物。 企业没有常青树,人也没有永远的巅峰。 未来是95后00后的时代,如果不理解这个时代新人的想法,会很容易被时代抛弃。反之,如果提前了解这个群体,他们的思想结构、理想主流、集体认知、人物特征、内在驱动等,我们也可以推演出时代的未来画像,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研究消费品市场、心理领域、服务业的变化特点等等。 周易说,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好好对应自己的现状,好好运用规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