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眉山请客户吃饭,餐厅不算高级但颇有几分禅意,两人食的小房间也是可茶可餐的设计。在等待客户的时间我泡了一壶茶,墙上的一对字画吸引了我,但是其中一半的字我不太确定是否认得准确,于是在群里和姐妹们讨论起来。
最后一致认为应该是“夺尽千峰翠,不染一粒尘”。千峰翠原指青瓷釉色的高雅,也指山峦叠翠之美。按我粗浅的理解是,能够不染一粒尘便能夺尽千峰翠,这实在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因我等本就身在红尘中,眼耳身舌处,处处皆尘埃,需要在纷繁中保持超然,在壮丽中保留纯粹。
另有一是幅“无所住,俨若思。”
无所住”出自佛家,表示注重超脱和自由,不被任何意念和事物所束缚。
“俨若思”出自儒家《礼记》,强调外在的庄重和内在的恭敬,是对个人修养和秩序的重视。
按我粗浅的理解,两幅字画都在警醒世人若要在红尘中取得“千峰翠”,需注重个人修养遵守社会礼节和秩序,始终不忘初心保持超然和纯净。
我笑说东坡的故乡总是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朋友也盛赞这家餐厅的妙趣。

评论:
飞鸿踏雪: 不仅文笔好,而且很有文化底蕴啊[偷笑]
兰亭有序: 夺尽千峰翠,不染粒一尘
这本就是禅宗的机锋,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样,其实就是法相和本相的问题。
开一个自然是表里,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吧,色空。
一叶的碎念: 夺尽千峰翠还要不染一粒尘,这不挺为难的么?老和尚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