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将爱置于濒死的边缘?自然是当今时代的个人主义,一种将一切事物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必要性,一种可定义当今社会所有个体自私行为的逻辑。”“situationship”便是在这样的绩效社会中催生出来的。不同于传统的,纯粹意义上的爱,它追求的是一种短暂的,不被视为正式的或确定的浪漫关系,旨在抛弃爱情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责任。
现代社会对于工具理性的盲目崇拜将人们奴役成了效率机器,而这种对于效率最大化的绝对追求则是杀死爱情的罪魁祸首。当现代人追求爱情时,他们追求的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一种爽感,一种所谓的社会正产出,而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痛苦,不确定性,则已“社会福利损失”的罪名被绩效社会排斥在外。
被写字楼里此起彼伏的键盘声淹没的现代人渴望在性关系中吮吸生活中为数不多的甜蜜,他们无法接受“爱情”这个华丽词藻中参有一丁点儿杂质,他们自然也无法接受“他者”的存在。他们所追求的爱情是一个早已被功利主义蚕食殆尽的甜蜜躯壳,而他们选择“爱”的人也只是自己的克隆罢了……
他们将“爱”看作是一种需求(demand),妄想将它扁平成一种效用(utility)并赋予市场价值,“爱情”从此被异化成了“性爱。“situationship”便是在这群“单向度的人”的自怜自爱中产生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