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在职考研,如果你迷茫,请看这里!
考研路上,如果你觉得很难,那么看看我的故事,可能会给到一点点力量。
我29岁考研,30岁入学,32岁毕业,33岁公务员上岸。先交代这么多,请看下文。
29岁那年,决定考研,一方原因是工作相对轻松了,另一方面是公司战略调整,部门职能要从山西转移到北京,在被优化之前, 让自己走的体面。
怎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在职备考,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虽然说工作不忙了,但是一天八小时是肯定的,这就是打工人的日常,唯有利用下班时间,还得克服懒惰心理,精神上又得有信念的支撑,这个时候信念尤为重要。与拖延症抗争的路上,一直升级打怪,现在回想,特别感谢那段时光对我的摧残,为了后面的考公之路积攒了十足的心理素质。
找到自己的时间生物钟,我是一个宁愿选择熬夜,也不会选择早起的人,因为我老是觉得早起好像是手机充电,冲到90%,就差一点100%的感觉,能量感不足,所以我选择了熬夜学习。原来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吃饭加午休,为了挪出能多的时间背单词,我只能选择中午的时间,吃饭十分钟,趴在办公桌上十几分钟,缓缓午困,剩下的一个小时,就拿着手机,跑到公司楼下,站着听练练有词,背单词,后来快到考试,用同样的方式背作文范文,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十个月。
下班后的时间更是不敢浪费,回到家大概八点,简单吃口,就洗漱,洗漱一下整个人就清醒了,缓解一天大半的疲劳。大概九点半进入学习状态,前期是刷网课,只有把理论基础打好了,刷题才有效果。这个过程有个词非常关键,就是专注,如果不专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可能学习三小时,都不如人家一小时的效果,备考刚开始,刻意逼迫自己专注。学习累了,站起来,拉拉筋,活动一下,就继续看书,大概十二点半睡觉,这样睡到早上六点半,还有六个小时的时间。
周六日更是要利用起来,我给自己的规定,周六一整天在图书馆,周六晚上约朋友,这也是必要的社交,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是多线并行,没有单行线,所以不能因为学习,舍掉一切社交活动,减少自己的孤僻感。周日上午继续图书馆,下午打扫卫生,洗衣服,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保持平衡。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上考场。
从考场上下来,我整个人释放了,虽然感觉只有英语发挥到了极致,其他的都一般,但是总算初试结束了。当然等待成绩的日子,也是煎熬的,后来一直在想,要是那道题,那么算,应该又能多得两分,这可能就是考后后遗症。
转眼,二月份来了,考研成绩基本就在二月中旬公布。那天我和朋友正在涮火锅,朋友打电话说成绩出来了, 我在外面,跟前也没有电脑,我就让她帮我查了,知道成绩那刻,喜极而泣,一点都不为过。对了,那天刚好是2月14日,这也是我情人节收到最好的礼物了,此生难忘。
复试准备时间,非常短,我只能早起了,到复试当天,我可以说把管理学一本书都背下去了。
在这里还是想强调初试备考的重要性,如果初试都过不了,复试就不存在。
在职备考的朋友,加油,让自己练就十八般武艺,平衡好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管往前冲。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都需要精力去处理,更想强调的是,生活真的挺复杂的,只能把所有事情进行平衡,每件事都尽力而为,同时抓。不管努力有没有用,先去努力再说。
评论:
Souler: [爱心点赞][爱心点赞][爱心点赞]
你的在逃男友: 滴滴
King: 要我说,你是真有魄力[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