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的早上和之前西雅图的培训导师聊天: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大胡子(东北话来说:大胡子拉碴),古铜色的肤色,带着有点教授风范的金边圆眼镜,有点像美国殖民时期的西部牛仔。视频时候:左手拿着汉堡,右手来杯冰可乐,抱着他心爱的Bill,不过这小家伙毛该剪了。简单的聊了一会,我发现我的英语水平退步了,看来还是要,多学习呀!最后,Wellcome to 中国。不过西雅图晚上的治安不怎么好。还记得,那年在西雅图塔科马机场等大巴车时候,遇到一个印度留学的小姑娘,从肤色上来说,应该是印度北部地区,德里或者阿格拉的。当时对我特别有印象的是,我东北版的英语,她居然说,Englishi very well。当然她印度版的英语属实不如我东北版的。那时候没事的时候还喜欢去派克市场,Storyville,复古的木质吊顶,像城堡一样的半圆形窗户,点一杯美式,坐在床边,阳光微微的照在脸上,享受着惬意的时光。(当然星巴克就不用说了,来过的人都会去打卡),喝杯咖啡,香气馥郁的咖啡豆,香气扑鼻而来,香苦适中,略带一点青涩的味道。当然,对比来说的话:马拉西亚的白咖啡,炭烧味道更浓烈,旧街场的虽然知名,但入口的丝滑度不如亚发。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原味比较多,水果味道和酸度感好,形状上给人的感觉像是璀璨绿宝石。如果说,真正可以把咖啡讲成故事的还是,苏门答腊的猫屎咖啡,口感,带着自然的烟熏和木质的味道,独特的醇厚口感,酸度较低。当然,星巴克,强大的殖民文化塑造出来的品牌,加上美国霸权主义的背书而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