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了,继续看苏东坡传。
看了一整章写王安石的。
初中历史就知道王安石变法,但是读书少,别的也全然不知。
青苗法,给农民贷款,等秋收后还款加利息。利息很高啊,高利贷。
免役法旨在解除人民在征兵法中之苦。事实是多了个名头叫老百姓交钱。
看完一章睡觉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王安石长得丑,生活邋里邋遢,遭人诟病。且不管他的变法最终多么脱离了实际,但他这份冥顽不灵的信念,要是放在当今搞科研,是不错的。
聪明的人往往都傲慢,王安石数次拒绝朝廷的召回,宁可在小地方进行他的改革试验。从他小地方试验的成功到大格局里的失败,不难看出,任何事情不是只靠毅力和信念就能完成,尤其是涉及到人事。
古人云,尽人事,听天命。王安石大概完全不信这一句。变法的发展成了一颗毒瘤,压得百姓喘不过气,王安石还沉浸在自己的妄想中。官员们为了迎合上级,生灵苦不堪言。
青苗法的强迫贷款,让我觉得这类似于农民公社运动中虚报产量。官员们上报业绩已经完成,实际是家家食不果腹。
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
历史的悲剧在不同的时候反复上演。
评论:
Souler: 信言
作者: 啊?
谁偷了我的琴弦: 有点故意贬低王安石了,变法不成功 也不至于 把王安石写成这样[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