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出去是旅行。再不济叫“旅游”吧。
我计较文字里的差异感。
从来没听过什么“打卡”,听到以后发觉也许是我落后了吧。
想分享的是经历,路上遇到的人,有趣的,恼火的,都是。
我记得四过拉萨,16年吧,也就第一次因为预约问题,不想等,没去。后来17.18.19这几年再去再也没想过要去,主要看看老朋友;西藏很多地儿还没改造成景区之前,大概走了一遍,除了珠峰买了门票,没有去过任何一个收费的景区,一直觉得路上的风景最美。
18年从大阪专门飞到北京,和伙伴看完蘇菲珊·曼尼
的演唱会,买了门票🎫去故宫,刚进宫墙,看到乌央的人群,顺着城墙根跑了。不过,我又想去了,带着现在的自己。
19年买了条裙子就想到柬埔寨,在机场蹲了一夜,买了最早的廉价航空✈️,赶上了吴哥窟的日出。那时眼里,是有光的。
我在十月遇到过两次大雪,像是为我而下,一次在林芝鲁朗林海,我许了想看雪的愿望。牦牛列队,林海成景,雪原上剩下了打滚的你我,;一次在若尔盖,成群的绵羊、马儿、牧羊的藏族人……漫天的雪,留下了白,成了它和他的背景。
我喜欢大海,有很多关于大海的故事,海岛原住民、巴瑶族、渔民和成群的虫子、民宿老板……有机会我可以整理一篇关于海岛的故事。
有些地方,有些人,它就在那儿,任何一个时间的相遇,都显得不那么刻意。
做过许多说走就走的事儿,也因为这样得到,也失去很多。那些深埋的记忆,随时拿出来我都记得时间。
也许是因为,记性越来越差,有些人在脑海里,慢慢模糊,我才要找个话题,把你们的轮廓清晰起来吧。
Rainie lan/5.23/属于岚岚的胡说八道




评论:
我不刷碗(拒绝装B人): 凑那热闹干嘛[吃瓜]
名字: 打球吗
i麦克斯: 开灯虽然能赶走黑暗,但是也会留下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