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关于灵魂伴侣 很多人来这个平台是为了寻觅soulmate,这个单词兼有灵魂伴侣或情人的意思。 在李银河看来,灵魂伴侣就是灵魂契合度非常非常高的两个人,就是她喜欢他,他也喜欢她,她喜欢的东西他也喜欢,两个人的性格特别能够互相吸引,而且在所有问题上都无话不谈。灵魂伴侣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知音,他们相知,互相喜欢,但是没有相爱,最典型的就是伯牙和子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两个人相爱了,典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那么,什么是灵魂呢,周国平说,所谓灵魂,就是承载我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内在空间罢了。灵魂追求的是理想,是诸如真、善、美、信仰、思想、艺术之类的精神价值。 柏拉图推测,灵魂必定曾经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生活过,见识过完美无缺的美和善,所以,当它投胎到肉体中以后,现实世界里的未必完善的美和善的东西会使它朦胧地回忆起那个理想世界,这既使它激动和快乐,又使它不满足而向往完善的美和善。结论是,灵魂和肉体有着完全不同的来源,肉体会死亡,而灵魂是不朽的。 因此,灵魂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它总是在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它可谓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当我们享受灵魂的愉悦时,我们离动物最远而离神最近… 当然,苏格拉底说了,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部分或欲望部分,亦即种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它占每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此外,在灵魂里还有激情,它是不同于欲望,也不同于理智的第三者。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呢,苏格拉底亚也说了,就是用理智和激情去领导和监视欲望,以免它会因充满了所谓的肉体快乐而变大变强不再恪守本分,企图去控制支配那些它所不应该控制支配的部分,从而毁了人的整个生命。 要做灵魂伴侣,既有欲望、激情,更要有理智。用苏格拉底的话,当人的这三个部分彼此友好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这样的人就是有节制的人。通俗来说,这有点儿像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凯西给灵魂伴侣的定义:使我们变得完整的“另一半”。 灵魂伴侣殊为难得。演员王志文说:“其实我就是想找个随时随地能说话的人。”听上去似乎标准不高,但实际上就是要找到一个志趣相投、能聊得来的灵魂伴侣。保罗·柯艾略在《少女布莱达心灵之旅》中感叹:寻找灵魂伴侣这样的事只会发生在童话故事里。地球上所有人终其一生就只为一件事——寻找灵魂伴侣。也许会伪装成在追求智慧、金钱或权势,但那些都无关紧要。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他将永远觉得不完整。寻找灵魂伴侣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神圣使命。即使有一天被迫分离,对灵魂伴侣的爱也会转变为深刻的理解与纯净的思念。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甚至直言:对于灵魂伴侣的追寻,是近似生命意义的一种追寻。 如此看来,诸君在这里聊上几句就自认为找到灵魂伴侣了,急吼吼面基相互占有,这是打着灵魂伴侣的名义追求肉欲的狂欢罢了。那么,怎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李银河认为,首要的条件是你得先有灵魂,其次你得有爱的能力,有那种和别人成为灵魂伴侣的能力。据说最早使用“灵魂伴侣”一词的浪漫主义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就曾说:灵魂伴侣需要物质和情感的双重满足。加油吧,各位善男信女!

评论:
姗姗来迟: 哈哈怎么觉得这些话你以前说过呢
一曲酒狂拂梦来: 我觉得这个灵魂追求的过程就已经在变得完整了
傲慢与偏见: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太难了[不敢看]完全不敢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