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想着,那位服务生端了四只“中号”的螃蟹上来,烧得红红的,放得很整齐。然后就开始吃,一面
吃一面就产生一个巨大的疑问:它怎么就值200元钱?从边边角角里挑出每一丝肉,全部结束之后。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想通。只能是:社会发展的逻辑有的时候就是非逻辑的。一是物以稀为贵,现在吃得人多了,不禁有国嘴,还有洋嘴,自然就贵;二是物以贵为稀,这一定理今天更加有用。等到蟹卖到 200元一只的时候,才是招待上宾之菜,才是“大款“”大腕”的真爱,如果买几块钱一只,那是绝对拿不出手的。现在很多人的心理是这样,便宜的东西卖不出去,只要加价,而且要加到天文数字,反而趋之若鹜。一条裤子卖到1万元的时候,不用发愁没有人买。而学校附近的地摊上10元钱卖五根美加净牙膏,似乎是没有人买的。那就是太便宜了,远远低于一般人的消费基准了 。
社会在一段时间里总要“创造”出某种希奇的东西来,以便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总有一天,猪耳朵卖到500元一两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莫名其妙。
评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消费理念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
只要给价值赋予一个所谓的世俗意义,那十块钱的东西也可以包装成一千块。
钻石不就是最好的理念吗?
人类的虚荣心成就了这种虚假的价值理念的传播
正能量杠精: [吃瓜]供需关系总的来说还是看供应侧的啦,奢侈品抬价之类的,大多是为了制造中产阶级的优越感幻觉,地摊牙膏不被接受不一样,是为了质量安全保障,螃蟹两种原因皆有,等质量监督规范了,谁量大质优价廉谁说的算,这就是要发展科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