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想换个名字又不知道该换啥!!发布时间: 2025-02-01 19:27:27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第三,如何做好战略管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这句话是曾国藩总结的,如果你想知道曾国藩是怎么把那么多事做好的,如果你想知道那种持续挣钱的大公司是怎么做战略的,就从这八个字开始去想。 1.大处着眼,即高明。首先是看大尺度时间,讲战略的时候,你要看过去的十年到二十年,以及未来的五年到十年。其次是看大尺度空间,别人是怎么做的,在二线城市是怎么做的,在一线城市是怎么做的,在国外是怎么做的,在发展中国家是怎么做的,在发达国家是怎么做的。 有一个很好的工具,能帮助大家在大尺度时间、大尺度空间去思考,就是特别简单的“3C”。第一个C是Company,第二个C是Competitor,第三个C是Customer。 第一个C,意思是你自己从大处着眼,想想你是谁,有哪些长处,现在是干吗的,将来能干吗。当时老罗做手机的时候,我就问他,凭什么是你,你有什么样的优势。 第二个C,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市场是什么样子,他们过去怎么样,他们的生意做得好不好,他们的利润如何,他们的生意模式是怎样的,他们最强的地方在哪儿。 第三个C,就是你的客户是谁,谁来买你的服务、产品,他们是哪些人(性别、年龄),他们的心理、购买习惯、购买力是怎样的,甚至他们未来的变化是怎样的。 我写书写了二十年,如果你问我谁读冯唐,他们为什么读冯唐,哪些人是我的竞争对手,作为一个作家,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你是我的出版商,不好意思,你必须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对你来说就是一笔生意、一个产品、一个服务。我作为一个产品,作为一个创造者,反而不需要想那么多,我做好自己,按我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就好了。如果你逼着工程师,想这些问题是有问题的,但是你逼着CEO,逼着创始人,逼着管理团队去想这些问题,是再正确、再正当不过了。 2.小处着手,是精明,讲细节。战略就是高高在上的吗?错,如果战略落实不到基础,落实不到基层,不能把事情做成,它就立不住。战略从来不会忽视战术、从头到尾的变化,以及优化。 “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炸过二百五十万只虾,他讲,一只虾从海上捞起来,到端到客人面前,要经过二百个以上的环节。每个环节对这二百五十万只虾,都要做一遍。经过反复的落实、反复的优化,才能说真懂一行,才是从小处着手的精明人。 第四,“四勿”:“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1.“勿意”,不要臆想,不要异想天开。不要“我认为”“我以为”,不要你想。你完全可以到现场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去问问专家,专家会告诉你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 2.“勿必”,不要一定怎样。不要“一个流程必须这样”“一件事一定要这么干”,如果一个人坚持一成不变,经常会出现重大的错误。 3.“勿固”,不要固化印象。不要说“我就这样了,敌人也就这样了,事情也是这样的,市场也是这样的,客户也是这样的,他们不会产生任何的变化,他们都会按照我想象的他们这样,一直持续待下去……”,事情往往不是你想的“这样”。 4.“勿我”,不要过于自我。自我是个好东西,一个人没有自我,定不下来事。但是一个人如果总想着我我我,看不到周围,看不到竞争对手,看不到客户,看不到同伴,事情也是没法做下去的,也无法从小处着手,因为他被自己框得太狠了。飘在云里,漂在水面,沉不下去。 举个小例子——订餐,有多少人拿到订餐信息之后,非常清楚穿什么,去哪儿,什么时候去,进哪个包间,坐在什么位置,吃什么。用这个标准来看,百分之九十九的订餐信息是不准确的,至少没有最优化。这种事都不能从小处着手,其他大事怎么能期望他做成? 再举个例子。某天,我收到朋友微信,说咱们碰个面吧,我说好。这个朋友说,在神宫前碰面……是有咖啡馆的那个神宫……那家咖啡馆的阳光很好,我现在就沐浴在阳光之下……这个阳光上面还有一朵像小象一样的云彩,我就在那云彩下边儿等你。我说给我地址。 只有大处,没有小处,落不了地,眼高手低做不成事,不行。只有小处,没有大处,格局不够,自己做不成大事,而且还可能耽误领导的大事。所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做事法则,看上去简单,其实是一辈子的修炼。 如果你逼问,是选小处着手还是选大处着眼?两害取其轻,我会说,还得选小处着手,至少能成就些小事,再修行修行,成大事可期。不会管一个医院还好,连手都不会洗,那连一个医生都当不好了。 我没见过,干不了小事,但是能干成大事的人。一室不扫,天下也扫不了。但扫了天下,不扫一室,有时候不是不能,而是懒得干了。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