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两本书,反映日本独特美学的《日本侘寂》[日]大西克礼,和《日本色气》[日]九鬼周造x阿部次郎。
侘——在阴暗处照亮美。
寂——从破灭中寻找真。
“侘寂”二字,几乎包含着日本美学的全部。“侘”不是那些在生存竞争中失败的遁世者,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隐逸者离群索居的避难所,而是为了涵养一种优雅娴静的心境而崇尚清寂。庭园、枯山水、茶道、花器、着物,作为日式独有审美的象征,无一不体现着风雅之“寂”。寂乃风雅之体,即便身穿千层绫罗,也不忘一层寂。
“侘寂”体现着物道与心境,而“色气”到达之处是人之美。
色气是——和服后露出的雪白颈项,美妙的手、微微弯曲,危险的美、生命的热力。
意气是——灰色调、冷色调,潇洒身姿、白茶裤裙,意气拥有过去、而生于未来。
“色道”将身体审美化、将R体精神化。称得上“意气”的色彩,往往是一种伴有华丽体验的消极残像,人们从幽暗的光亮中,感受到温暖、柔情和安慰,灵魂在体味过暖色的兴奋后,终于在作为补色与残像的冷色中归于平静。
人,物,境,三者的共生,组成的日本美学关键词,可从这两本小书中一窥端倪。
ps. 丛书还有一本《摩灭之赋》[日]四方田犬彦。喜好之人可选。



评论:
明教令狐葱: 这几本书非常好,日式美学源于东方哲学,经由特定的历史发展沿革,民族个性养成,得以自成一派,精致,静美,值得研究。效仿唐长安建设的日本平安京,就是现在的京都,完美展现了日本的审美情趣。我们不在乎的,人家细心学习。我们失去的,人家保留了。我们引以为傲的,人家已经悄然超越了。
Souler: 侘寂之美,物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