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遇見发布时间: 2022-12-10 11:07:41 浏览:8 次 发布地: 深圳市 天气: 晴

        【周】 以前,有人對周字做過探討,中間的到底是“土”還是“士”,還有一派是“老好人”説不要爭了,兩橫一樣長,不是土也不是士。這個問題早已有定論了,現在能看到的“周”字裡面都是土,因為(現在)的看法是:土比士重要。 推演回去,[周]也是一個部落的圖騰(廣告牌),發展成一個地名,意味著這裡有田有井(不是口,是水源),有飯吃有水喝的地方,對於古人而言,就是好地方,至於這個字怎麼讀,存疑。 不久,部落成了朝堂,周字就開始變化了,“田”成了祭祀(禮器),“井(口)”成了人口,這裡有文化,有很多人(豐富地)生活,也是一個好地方。 後來,王朝過去了,這個字被扔下了神壇,各家可以隨便寫,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了很多寫法,也造就了很多用法,於是成了後來的樣子。 古書上,有時一個字有有多種寫法,有時很多字長得又很相似,現在把這些字和現代字一一對應,是一件很冒險的事,因為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你不看原文,是很難知道這個字原來到底是什麼樣子。 現在看到的很多書籍,都是明代以後的刻本印刷,特別到了清代,刻本上的字基本上就不考究,有時也需要避諱,所以不少書都是錯別字連篇,這些東西現代都繼承下來,以至於很多書,把人看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現在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讀書時需要自己校注(較真)了,因為不花點時間去理解每一個字背後的意義,這本書還是白讀了。 ——人生亦然。 #讀書筆記 #漢字 #古文 #歷史 #人生





评论:
Souler: 有人说姓周的人在口头表达方面会比较谨慎,原因是中间的“口”字上有“土”,外有框[笑倒地]
作者: 怎麼理解都是可以的[点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