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S的话题热度不减。如文章所说:明星公众事件,是我们看向自己和疗愈自己的机会。转发一位心理老师的文章。
#心理医生 #心理学#心理老师#婚姻 🌸婚姻的本质,是两套创伤系统的碰撞。 大S需要找一个像爸爸的男人,改造他,挽救童年时破碎的家庭里破碎的妈妈和自己,这个男人要满足她的安全感和控制欲; 汪需要找一个像妈妈的男人,内核强大但无条件的爱他包容他,即使他出轨也要包容他,同时帮他摆脱“母亲的阴影”。 结果就是,两个人不但没有满足双方的的核心需求,反而触发了彼此最深的创伤。 大S看到汪出轨的那个瞬间,是必然会退行回自己童年的阴影里,母亲的愤怒与悲伤绝望再次附体,她是愤怒的、失控的恐惧再一次吞噬了她。 而汪再一次被妈妈嘲笑和否定了,他又一次失败了,他窒息且崩溃,但他不会用健康的方式去处理任何事,他的成长过程中缺乏好的亲密关系的示范,所以他酗酒、开直播宣泄情绪、说了很多中伤前妻的话。 🌹 还是那句话,明星承担着“为众生而来照镜子”的社会责任,某个角度来看,是值得感恩的🙏,所以有感触的朋友,可以趁机与朋友沟通、或者写日记来宣泄情绪、发觉自己的潜意识,是很好的自我成长方式。 ⚠️这种事件必然有社会伦理道德深度思考和警示的意义,并不是什么“你们好无聊关注明星,不像我只爱看书、关注科技、只会缅怀过世的将军与英雄”(看到有人这么留言,我觉得怪可爱的,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呐喊式的渴望被爱、被看见、被认可的索爱行为) 🌷所以,说回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如何结束代际创伤的轮回真正的觉醒呢? 1️⃣ 承认和看到家族里每一个人的创伤和阴暗面,接纳其如是,而不是企图改变、改造; 允许伴侣就是伴侣的样子,放弃改造改变任何人的想法。伴侣是经常被我们投射成父母的,这点一定要注意,伴侣经常承受我们在之前家庭未敢宣泄的负面情绪。 允许孩子就是孩子的样子,放弃改造和重塑孩子的想法。 尤其面对孩子说出“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时候,一定对应了我们自己的创伤与恐惧,并不是孩子的真实需求(比如我妈以前担心我不会织毛衣咋办),当自己说出或者做出自己父母一样的话语行为的时候,冷静下来,默念“我要结束这个创伤”,回自己屋里去,写日记,回忆自己的童年创伤情景。 2️⃣审视自己的价值感建立于何处,审视自己的三观,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没事儿就去书店泡着,我的经验是,不一定哪个流派的心理学家的哪本书有用,多买一些乱看,多思考,多写日记,很有帮助) 3️⃣打破自己“拯救者”必须强大、要恢复家族荣耀的执念。从今天开始做到每一件事都为自己而做,而不是依照潜意识父母的要求去做,甚至有些人对孩子的要求都是想要满足父母的渴望。(按昨天发的那篇长文后面那7️⃣条去做) 4️⃣ 当创伤被唤醒时,迅速离开那个场景去洗手间,拥抱自己,深呼吸,多深呼吸几次,然后对着镜子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不是小时候那个我了;然后用冷水拍一拍额头,让自己冷静下来; 5️⃣ 经常冥想回到自己的童年创伤时光里去,用成年的自己去拥抱那个破碎的小女孩儿。然后代入那个小女孩儿,开始与当时在场的人对话、沟通、重复练习、加油,去做这件事。(痛哭流涕也不是失败,是一种深层的释放,跟刮痧一样) 6️⃣给父母写信(不需要寄给他们),给孩子写信(不需要给孩子看到),给伴侣写信(依然是仅自己可见)——真诚一点,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说真心话,我知道有些人这个时候还要伟光正的演一出,没意义,说真心话,哪怕是脏话、怒骂、很犯贱的索爱的话,都可以。(电脑打字也可以,不需要非得是纸和笔) 7️⃣识别自己的假成长:比如断连就是一种假的成长,反而会在潜意识里加深情感依赖产生无名怒火;再比如学两天佛假装孝顺也是一种假成长,容易身体生病代偿负面情绪; 8️⃣真正的成长是可以再更高的角度看待家族的故事不陷入受害者叙事;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再退行而是可以用旁观者的角度平静的观察自己的情绪升起,但不再陷入攻击、自毁、自残、崩溃的地步;如果情绪不舒服马上离开,毫无愧疚感,不再自我攻击觉得自己不孝。成长的人找伴侣,不再企图改变自己的童年,不再企图拯救当时的父或母;可以平静的接受自己很爱自己的父母,但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可以平静客观的说出“我的父母爱我,但也同时给了我很多伤害,这不冲突”。真正成长的人,对过年和回家不再恐惧和崩溃,反而抓住时机会不停的提问、深入的问每一个家庭成员家族的故事。 我这些年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祝大家都可以成长起来,不再重复痛苦,真正的完成对自己的救赎,轻装前行,过好自己的人生🌹
评论:
美丽人生: 喜欢你分享的这段文字,温和、克制、有恰到好处的关照,唤起内在的觉醒和力量![比心] 收藏了,谢谢 [爱心]
美少女壮士🍗: 是的呢,这是一场修行
辰星: 是自己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