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首先,人在世界上是出于无力状态的,人们希望拜托这种无力状态,就有课欲求。婴儿的蹒跚学步、孩童时学习语言、成人后增加技能,以及现在的科学发展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性的”的结果。
与此相对的就是自卑感,当我们树立的某些理想或者目标没法达成而成为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或者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但是自卑感不同于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是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这样的理论。 简单的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的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和休闲时间。也就是没有改变现有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但是重要的是人类无法长期忍受自卑感,自卑感意味着“我”是有所欠缺的状态。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是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但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出另一种特殊的心里状态,优越情结: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是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活着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也无法接受自己的譬如“因为A才会导致我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就会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也就是表现得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上。比如宣扬自己是权利者、虚报自己的履历、过度追逐名牌服饰,把“我”和这些条件所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就是“虚假优越感”。
评论:
AI苟蛋: 自卑感也要分情况,比如吃货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