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一天后,唐勇拼命寻找生火的方法。从钻木取火到打火石,试过了所有方法,没有一个成功。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既没有野外生存的技能和经验也从来没有去了解过,仅仅知道个名字和原理。在真正动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个弱鸡。
部族里的人还以为他疯了,当然他们并没有“疯”这个概念,只觉得这个同类的行为不正常,隐约开始排斥他。
在群体里被排斥,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意味着地位的降低。也许某一天,需要人送死的时候,他会是第一个被抛弃的。
唐勇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但这不妨碍他想为这个部族做些什么,改变什么。
也许这就是上天派自己来到这里的使命。
明月挂上枝头,繁星在夜空中闪耀。
火光摇晃,照亮了山洞里的石壁。影子在壁上张牙舞爪,仿佛要挣脱出来。
唐勇和呼噜噜及时赶回了山洞里。山洞并不深,容纳几十个人不是问题,不过部族的人口也不多,男女老幼总计十七号人。
一旁的柴堆还剩不少,每天唐勇都要出去捡干柴来补充。
部族的首领是个高大的原始人,正值壮年。唐勇他们回来之后,首领看了一眼,又转过去继续为部族人口增长添砖加瓦。
周围其他人有的躺在地上,有的在发呆,有的围在火堆边呜呜呀呀不知道在说什么,还有人蹲在山洞口看月亮。
唐勇从树枝搭的木架上取下几块肉干,和呼噜噜一起在火上烤了吃。这是他把捕猎吃剩下的肉放在火上烟熏制成,比起吃不完丢弃浪费,通过这种方式肉可以多保存至少一个星期。
与生存有关的东西,这帮子原始人总是学得特别快。见识到烟熏的好处后,没几天个个都成了熏肉小能手,玩得不亦乐乎。
就算是烤糊了,虽然难吃,他们也照吃不误。如何把握烟熏的时间,当然还有唐勇每天细心照看的功劳。
尽管他自己也是个半吊子。
唐勇吃的不多,因为本就在河边的时候吃过烤鱼。呼噜噜也一样,如果没有狩猎计划,每天他俩白天出门,晚上才会回来。
吃饱后,唐勇和往常一样,试图教呼噜噜认字。
他先在地上画了个火苗的简笔图案,然后指着火堆和地上的图画,对呼噜噜说:
“火。”
这个发音是汉字“火”的读音,但是从他口腔里出来却变成了低沉的类似“吼”的发音。
呼噜噜一开始没有理会他,只是趴在地上捉小虫。唐勇扯着他的胳膊,拉着他又指了一遍。
“火!”
呼噜噜嘴里吧啦吧啦发出不明意义的怪声,他不明白唐勇要他做什么。直到指认了三四遍,他才恍然大悟,指着地上的图案叫道:
“哧咔!哧咔!”
呼噜噜说的是部族语言里的“火”,但并不仅仅只是指火,还代表雷电和爆炸的声音。
这是个音义词,是他们模仿雷声创造的词语。原始人把雷电和火焰联系在一起,认为雷电和火是同一种东西,而唐勇希望把这两个概念分离开来。
这不禁让他回忆起第一次得到火种的时候。那时候,呼噜噜还没有名字。
至少,这个时代的原始人还不明白你我他的概念,自然也没有名字这种东西。就连这种单调简陋的语言,可能也才刚刚萌芽。
那个时候,唐勇已经稍微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而呼噜噜只是一个对他较为友善的原始人而已。唐勇没找到这个身体的母亲,估计已经病逝了。如果不是呼噜噜的胡子和他差不多一样长,唐勇还以为他是自己的老爹呢。
每当下雨打雷的时候,当其他原始人则被吓得躲到洞里面时,呼噜噜总是蹲在洞口看着天空目不转睛。
唐勇注意到,呼噜噜很在意闪电的方向。
他以为,呼噜噜很喜欢雷电,于是给他起名叫做“轰隆隆”,无奈怎么发音都叫不准,只能发出“呼噜噜”的声音。
叫的次数多了,呼噜噜也形成了条件反射,他也许不明白呼噜噜是他的名字,但他知道唐勇喊呼噜噜,那就是他在呼唤自己。
那一天的夜晚,一声旱雷炸响,雷电划破夜空,把另一座山上的一颗树劈断了,整棵树燃烧起来。火光在半山腰上尤为显眼。
呼噜噜兴奋地摇醒了唐勇,扯着他就往外跑。
于是俩人大半夜跑了半座山,赶在火焰燃尽前,用周围的枯枝败叶又续上了火苗。
唐勇同样兴奋了一晚上,用尽一切办法把火烧的更旺。
这意味着他从此不必茹毛饮血,以及能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他很清楚。
火焰的出现。
让人类文明产生了质的飞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