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爱的先不爱,后动心的不死心”
我看到个有趣的解释,和各位分享。
1、谁敢先说爱,谁就敢先说不爱
“先说爱”只能表明:一个人有能力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跟爱的多少,并无直接关系。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当他们不爱的时候,他们也知道自己是真的不爱了,同样不会委屈自己,也有能力先表达不爱。
2、“后动心”为何不死心
本身“后动心”的人,就是因为没有“主动”的能力,因为怕被“拒绝”,才不得不“被动”,面对这种“拒绝”,他们当然承担不了。有时候(不是全部)看起来的“不死心”的背后,不是出于爱,是习惯。
3、谁主动谁输成立情况
这种结论,只在一种情况下成立:我们彼此都是主动、有意识地喜欢对方,都想把对方搞到手。
这个时候,我虽然自己不主动,却能用一些方法“引诱”对方“憋不住”而不得不主动。这种情况,确实是“谁主动,谁就输”,因为这是在玩一个“权利”的游戏。是“假被动”。而我们更多的“被动”是“真被动”
一段亲密关系中,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主动的人,所谓的“被动”和“潜伏”,也只不过是我们的手段而已。这段关系中,你说了算,我说了也算。这才是一段有生命力的关系。
转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评论:
🗣双子座魔法💫✨: 请复制粘贴给我
作者: 好的
想对一切负责的废物: 第三条说反了吧?应该是双方都被动吧,一旦主动的那个人不主动了,关系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