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的正法修行者, 是依据真理的标准,一步步瓦解心愿执着。 以宽恕的慈悲,取代索取的自我;以节欲的清净,取代放纵的身心;以真理的真实,取代人性的虚伪;以信仰的纯粹,取代人生的享乐;以爱的谅解温暖,取代自我维护的恐惧。 修行者的境界,有一个缓慢而清晰的提升过程。 灵性每一步的证量境界,都有其明确清晰的,人心自我瓦解的过程,作为境界提升的基础与依据。 这种人证悟的境界,是稳定的,明确的,扎实的,真实的。 有理有据,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修行者的身心自我,在真理标准中,被纯洁与温暖,宽恕与舍弃,一步步瓦解冰消;生命本质的,先天灵性觉知,就会在身心意识中,一步步稳定地推进发展,直至灵性觉知取代了心识思虑,直至灵性光辉取代了意识记忆。 身心中就会出现,不动且纯净的“清醒空间”。 清醒空间就是觉知,空间中的爱与安宁,就是灵性。 得道者的“不动”状态,不会与身心意识发生对冲。 因为,他的清净不动状态,是从身心意识之中,净化,升华,抽离,而还原出生命先天境界。 得道者的清净,不与心意自我对冲。 而是,心意自我之内,伴随着觉知安宁,涌现出灵性欢畅。 如树中之香,如水中盐味,如色中胶青,如空中凉意。 即心离心,即相离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烦恼即菩提,生死本涅槃。 修行者证量的境界,每一步升华次第都很明确。 修行者智慧的诞生,每一次的提升都有据可查。 修行者慈悲的展现,每一颗执着心的熄灭,都有清晰的记录。 凡夫心,可以依据真理,一步步蜕变为,清净慈悲心。 修行者可依赖信仰,一层层净化身心,觉悟本来面目。 因此,成佛不是迷信,而是真真实实的身心改变。 但是,幻想成佛,幻觉获得某种境界,则属于入魔。 衡定修行者,是真觉悟,或者入魔, 不是此人获得了某种境界,或者感受某些超常状态。 而是,看此人的心灵是否真实。 真实的尽头,就是觉醒。 觉醒一切并非真实的,就是无生。 无生就是觉性。 证入觉性之人,必定解脱了,三界生灭缘起法。 觉性苏醒之人,必定实证“法、报、化”三身。 觉性智慧,一定可以解释“一心三藏”。 ———————————————————— 解脱了缘起生灭法之人,就一定可以,如实解释缘起生灭法,在身心自我中,如何一层层,一步步地形成觉知,灵性,心识,心愿,意识,自我,之间的因缘和合;以及心识妄想投射出现实宇宙世界,层层叠叠宇宙能量体系的,渐进次第缘起生灭过程。 如果不能以亲身体验,以实际的案例,来详细解释身心灵因缘和合的缘起,那么,无论任何人,无论此人是何种身份,何种形象,何种地位,说自己成佛了,那么此人必定属于魔鬼。 同样,若有人能够以自身切身经验,详细解释“缘起法”,无论此人是何种身份,何种地位,何种形象,此人必定是觉悟者。 觉者即是佛。 佛是觉悟的意思,觉悟必定呈现智慧,智慧必定伴随慈悲。 真正的慈悲,是智慧的体现。 慈悲,是众生自性原始的性质。 智慧,是众生原始自性的特质。 犹如虚空,可容万物,虚空不会因为所接纳的对相,而改变了虚空接纳一切的性质;犹如阳光普照苍穹,光明既普照山河大地,也普照阴沟厕所,光明不会因为普照的对相,而减损了光明的璀璨。 无智慧支持的慈悲,一定会入魔。 入魔的事实,不受你主观意志为转移。 因为脱离智慧的慈悲,慈悲一定落入“名相”中。 有内心慈悲的对相,也有慈悲对相升起的分别。 被名相牵引的慈悲,就是心识分别,心识即轮回。 无慈悲支持的智慧,必定不深厚,肤浅的心意智慧,则无突破身心自我的力量,聪慧最终会落入夸夸其谈,卖弄口舌是非,成为佛油子,玩弄口头禅,自欺欺人,犯大妄语罪,堕落地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