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告别」
一
离开这座城市的前一天,我的手机坏了。
我刚平复的心情再次出现了一丝恐慌。
在我心里手机本身并不重要,来来往往纵横人间多年,手机换了无数个。
但对我重要的是手机里的那些数据。
在曾经的无数个瞬间里,我与那些出现在生命的某个时间段里的重要的人彻夜长谈。虽然其中很多人都早已远去,但那些触手可及的回忆,是我对过去唯一能够留住的东西。
我找了家手机店,问是否能修好。
店主说:手机出什么问题了?
我在头脑中搜索着为数不多的数码知识,然后对店主说:最近两天开关机有问题,应该是主板坏了。
店主熟练地拆开手机后盖,然后取下主板,打开一个类似显微镜的东西开始检查。
我安静地坐在一旁,祈祷着这一切能够快点结束。
我看着手机屏幕在电流的刺激下亮了又灭,灭了又亮,最后停在了系统界面。
我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果然,过了半晌,店主抬起头对我说:修不好。
我的心渐渐沉了下去。
拿回手机走在路上的时候,我突然平静了很多。
我回忆起从前很多事情,我和很多人一起学习,读书,旅行,生活,那些片段从一个可能再也开不了机的手机里蹦出来,不断冲击着我的脑海。
我听到有个声音跟我说:
如果这是最坏的结局,你能接受吗?
我说:我接受。
二
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这些年里,我在各个城市间流转,身边的人来来往往,我的回忆也随着他们的离开而一点点消失。
到最后,竟然只能靠一点少得可怜的照片和那些有温度的记录,来维持诸多关系的最后一点回忆。
人们常说,在一段感情里,大家评判爱与不爱的标准,往往是分开后彼此悲伤的程度。
友谊也一样。
我需要太多的回忆来提醒我:
我们曾经遇见过。
可是遇见本就是再真实不过的事情,那些脑海里酝酿过的情感,深夜交流的话语,灵魂碰撞时产生的多巴胺的悸动,都曾如此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
就像很多年前我对自己说: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三
另一个让我难过的点是:我失去了与世界的联系。
自从多年前受伤之后,我对世界始终没有太多的安全感。
我把手机这种即时通讯的工具当做生命的延伸,在那些黑暗到让我几乎窒息的日日夜夜里,我抱着手中唯一的亮光,像是抱住了一场救赎。
而如今,这场救赎已经不存在了。
我想起很久之前在网上认识一个朋友。
那时我们每天都会聊很久,聊彼此的世界,聊各自的生活。
有天晚上我找她的时候,她没有回我。
我有些担心,担心我们之间的感情有了裂痕,更担心她在自己的生活里出了事。
直到第三天的清晨,她回了我信息。
我问她这两天发生了什么。
她说:跟家里闹了矛盾,离家出走去同学那里睡了,没带手机。
我哭笑不得,但还是很生气地骂了她一顿。
那时我便深刻地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往往伴随着现实的联系。只是从前大家靠书信与车马,如今靠网络罢了。
网上对于某些感情的本质有过这么一种真实的描述:
有一天你们吵架或者冷战,彼此拉黑删除之后,你们或许就再也没有任何物理世界的交集。
兜兜转转认识那么多年,到最后却连对方的家都找不到。
悲伤的是,我们的感情大多如此。
四
我第一次在上车的时候没有玩手机。
说不孤独,连我自己都不信。
我经常在想,那些联系中断,或是每日问安的朋友会不会想我?就像当初我关心另一个朋友那样,想着我究竟去了何方?
尽管在我过去很多年的生涯里,这些想法都更像是杞人忧天。
在那些难过悲伤的日子里,我经常会盯着手机发呆,看它一次次亮起又熄灭。
而实际上,除了各类软件的通知,以及那些无聊的广告之外,我想等到的那些消息,一个都不曾到来。
于是我终究没有回头。
窗外漫山遍野的风景在黑夜里逐渐远去。
这座城市我待了两年零三个月,最终以这种结局收场。
此时此刻我不知应当悲伤还是难过。
可我仍然相信:
我们终将成长。
或者。
我们终将告别。
评论:
记录日常: [感动]写得好细腻,还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