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要把有说成空呢? 人生在世,疲惫不堪、苦不堪言、了无意趣,忙来争去,在无奈、无助、怖畏中撒手西去。 佛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世界。一切皆空。为什么“明明梦中有六趣,醒来空空无大千?” 其实,佛是从根本意义上说,从方便意义上说,从修行意义上说。 第一,所谓的有,都是自己的业力因缘所现。这一辈子你能遇见什么人?遇见什么事?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有多大的成就?都是前世业力招感所致。就像一场梦,醒来就没有了。 第二,人生是苦,可是人生为什么会痛苦呢?因为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我”,在外面有一个“他”,有了他和我的分别,就有了执著,就有了多与少的占有私欲,就有了对立。如果知道我是“无常”的,如果知道“我”和“他”都是一个皮囊,那么还争什么呢?无欲无争无对比,人还会痛苦吗? 第三,无论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得到的一切都会失去和消失。所有执著于有的行为都是愚痴的表现。就像我们要留住青春、留住美好、留住财富和名声一样的天真。 第四,昨日之心不可得,今日之心不可得,明日之心不可得。心生万法,心无住,则一切无住。 第五,万物的本质是空性,所谓的有是因缘之有,是真空妙有。比如,人从无中来,是在特殊的条件下才诞生的,最后又归于寂灭。就像万事万物给人以各种形体表现,其实都是分子、电子和能量的运动。 佛说空,即让人们不执著,放下,随缘,提高自己的心性和生命品质,远离痛苦,达到真正的喜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