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守拙发布时间: 2025-03-14 00:29:59 浏览:17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乡间寻味 过索伦特海峡,从利明顿望西北,徐徐向巴斯而行。 因为之前有过英国自驾游经验的朋友建议,尽量少走高速,多走乡路,所以听从建议,选了乡间路。 这样,就能好好看看英伦真正的乡村风光。 不得不说,人家老牌发达国家,城乡均衡还是做得不错的。乡间风光,感觉确实有点惊艳。 路往往不宽,刚够两台车并行吧,却绝对不会塞车。 沿途山重水复,路面却平坦洁净得让人吃惊。 英人开车的绅士风度,那种礼让和遵守规矩,在乡路上体现得甚为明显。这种风度似乎浸透在驾驶者骨子里,变得条件反射了的。行人也非常规矩,不闯红灯不抢道,这跟在中国乡间开车,体会到的没有法度,形成极大反差。 对比之下,就连自诩为老司机的自己,开车也显得莽撞和不讲理。到了英国,自认为已经严格再严格要求,但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下意识的粗鲁表现,这好像也一种是内骨子里的的表露。对此,人家也非常友善,并不急于用喇叭声表达不满。 正因这种礼让,以及严格自律,使驾驶者在道路上根本不需要顾虑,因为根本就不会有车逆向行驶的情况,也不会有行人突然抢道,所以开车时虽然道路狭窄,弯弯曲曲,但心理负担比起在国内小得太多。自律达致自由,诚哉斯言。 乡路两旁,风景如画,到处一派柳暗花明。 西方哲人说,Happiness is not the destination but the journey。旅游目的并不仅是那些名胜打卡地,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 路两旁,一会儿是茂密的森林,一会儿是草地覆盖的丘陵,一会儿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在农田之间的坡地里起伏,在隧道一样的树廊里穿行,或者偶尔走上山岗,可以看到辽阔的天地,不管两旁是什么,前方的道路尽头,只要是直路,总是浮动着洁白的云团。 那些弯路,也是风情万种,有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一个小湖,有时候是一条小河,一座小桥,有时候,出现的是那些红顶灰墙的农家别墅,安静地坐落在路边。 每转换一个角度,都是另一种美景。 那些农家院落,院墙一般都是木质的,并不厚实,只是象征性地几块木板,任由雨淋风吹。木墙上爬着青藤,也有一些红色白色的花朵,悄悄地探出头,一派惊艳。 两样动物,狗和鸽子,在农家永远是最多的。只要看到它们,说明就到了村镇旁。 还有就是孩子们,往往是狗和鸽子的伴侣,他们玩耍着,狗和孩子们在绿草地上互相拥抱,鸽子就在旁边陪衬背景一样,时起时落,咕咕地说着什么。似乎没有什么界限和禁忌。 中午,肚子饿了,看到一个小镇,也不知道名字,只觉得是很清爽的感觉。就把车开进一条弄堂,竟然就那么好巧不巧,看到两三家小餐馆,在露天摆着桌子,似乎早就安排好,在那里等待着我们。 餐馆屋顶墙头,到处是盛开的花朵,屋檐、木柱子、门框上也都还挂着小花盆。屋顶有草棚的,也有红瓦的。院墙有砖头的,也有木栅栏的,但都是矮得可以随意跨越。 随意走进一家,漂亮的英国姑娘把我们带到院落的一角,原木的桌子凳子,头上一棵大树,像伞一样张开着遮住阳光,背后架子上,红色盆花开得正艳。马上就喜欢上了。 坐下,清风徐来,花香扑鼻。越过花影,隔壁院子里,熙熙攘攘。 正值饭点,各种咖啡香、肉香、面包香,还有花香树香,一齐挤进嗅觉。 腹中的饥饿感因此马上就加剧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赶紧点上三明治、咖啡、蔬菜沙拉、水果,泡了自己带的中国茶,坐在树下,等着开餐。 饥饿时什么都美味,或者是这家的三明治和三文鱼真的做得好,反正,配上小橄榄果和橄榄叶,配上柠檬汁,这一顿真的是吃得清爽而美味。 陆放翁说,“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遥远英伦的乡下味道,可能是因为食材好,配料正宗,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反正,我在中国吃过无数次西餐,没有体味过如此普通却地道的味道。 中西美食大抵都是如此,再简单,只要地道,就会引起味蕾的欢舞。如果再加上乡关的因子,就更是难忘了。 这样的午后,吃饱喝足,惬意地坐在树下,喝喝咖啡,喝喝茶,看乡里的鸽子扑腾腾在身边转悠。不由想起东方遥远的故乡来。 一颗流浪的心,也随着清风,随着鸽翼,缓缓地在异国他乡的树荫下飞起来。 说实在的,真的是有点想念广州的美食啦……











评论:
努力生活的人: 文章写的好生动,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作者: [玫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