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解读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晚年作《锦瑟》,有人说这是悼亡诗,但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李商隐的爱情诗的确已至臻入化,感情经历应该也应该是比较丰富,但同时,作为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一个致仕不得的落魄才子,他的生命又岂能被爱情占满?
话说首联的无端,何故说无端?想来是感慨人生易老,人生无端,老去也无端,死亡亦无端。五十弦,以我短浅的理解,可能是作者自比年近五十吧,又或者与后半句相结合,极言千头万绪。接着点明了思绪万千的缘起,即思华年,那么华年当是如何?颔联颈联给出了答案。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诗人在此处加之晓、迷二字,晓即早晨之意,那么是否意味着这指的是诗人早年曾迷惘而不知前路?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之事史料说法不一,多数认为是望帝因治水失利而让位于自己的臣子,国破后化身杜鹃,啼至吐血而亡,结合李商隐曾身陷牛李党争,且因此事饱受排挤,终生郁郁不得志,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在讲诗人官场上的追寻与执著?前后句结合,人生如梦,本是庄周梦蝶般虚幻不可捉摸,但偏偏只有痛苦是那般真实而真切。
沧海月明珠有泪,传闻海中有鲛人,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的美人鱼,逢月圆之时,眼泪落下即化为珍珠,此句大概是与诗人的感情生活有关,但至于是哪位女子竟有如此魅力,令诗人这般怅然,却不得而知。蓝田日暖玉生烟,此句出处今已无从考证,通常解释为,蓝田为产玉之地,玉石生处,远望有烟雾诞出,近看却不可察,颇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之意境,远看的朦胧比近观之真切更令人着迷。结合前句及全诗,此处既有诗人回忆往事之温暖欢乐之情,又不乏对人生如梦般虚幻的感叹。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理解此句,关键在于只是一词的解释,按现在课堂常用解释,只是一词与现代同义,但在古汉语中,只是一词曾为正是义,个人认为,此处译为正是或更为精妙:此情岂是此时追忆才惘然?当时便已惘然了!
如此解读,虽逻辑上大致可自圆其说,但颇有过浅之嫌,的确,李商隐生于公元七百到八百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千年来无数大拿都未曾琢磨清楚的作品,又岂是我们这些粗鄙之人可以溯清的,但文学本来如此,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解读的结果分量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尝试解读的资格上人人平等。锦瑟一诗,既朦胧又强烈,诗中所述似无处不与诗人生平相牵连,但偏偏诗人又在诗中隐去了身影,故相对于诗中词藻、用典,这种作诗者本人的隐形,将个人让位于诗本身,或许更有非凡之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