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赫勒敦理论的中心概念是“群体感”(阿拉伯语称之为asabiyah)。可以将它定义为一种相互扶持和协同作战的坚定品质。它源自山地丘陵、荒漠边缘的艰苦生活经历,赋予游牧部落在战斗与政治生活中以凝聚力,使他们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游牧部落好战的天性使他们从统治乡村走向征服城市,而后建立政权统治城市人口。然而,一旦在城市定居,新政权的统治者就必须疏远以前的游牧支持者,一来可以保证人身安全,远离部落中的反对派,二来利于扩大其在城镇中的势力和影响。 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后,伊本·赫勒敦指出新王朝会放松警惕,转而寻求声望的提高,比如修建宏伟的建筑,这一点在17世纪初期的伊斯法罕、阿拔斯大帝统治时期的萨法维王朝尤其明显。但走到这一步时,建国时期所有严峻苛刻的价值观念也就消失殆尽了。受到声望的蒙蔽,王朝的继任者开始将显赫华丽的传统宫廷生活作为毕生的追求。在王朝的最后阶段,一些君主只顾纵情享乐,完全荒废了政事。传承的财富本应赐予戍边的战士和国家的公仆,却被肆意浪费,政权则被最具实力的大人物折腾得四分五裂:“衰败和痼疾禁锢住了王朝,既无法摆脱,更无法治愈。””然后历史进程开始循环,新的游牧征服者就像当初的王朝建立者一样摧毁旧的政权,得到城市居民的拥护,这些居民早已对旧政权在最后阶段的腐败与堕落失望至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