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心灵自由的时候,才能去欣赏别人,爱别人。
当一个人内心满是教条,束缚,应不应该。很多时候爱一个人,对一个人好仅仅是依然外界准则,也就是约定俗成部分,依葫芦画瓢。
即使做到动作娴熟,天衣无缝,但仿佛像蹩脚演员,完成后有种羞赧不安,左思右想自己做得够不够好,又诚惶诚恐会不会被人看穿。
而对方接受了,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好像是被强加的,总感觉差点什么。有时候仿佛一道菜肴缺了盐,有时候又感觉到好像一碗汤加多了糖。
比方一个具有自恋人格倾向的人,习惯使用的防御是理想化-贬低,这也奠定了,他们跟人交流,一开始总是用尽各种夸张语言去倾注内心完美投射。
而对方这个时候接收到的往往是,虽然在夸我,但好不真实,觉得这个人很浮夸,很爱演,要小心谨慎,必要时远离。
比如一个具有抑郁人格倾向的人,习惯使用的防御是否认。跟人相处,总喜欢展现乐观,宽容,大度一面,受了委屈,也会自我合理化,自我安抚。
渐渐地,别人也开始对他们的否认习以为常,开始入侵他们边界,理所当然有很多琐碎要求。聚沙成塔,内心委屈堆积,而最后只要有一次流露出不悦。
对方会认为这个人脾气并不像表面那样好,甚至有点虚伪,下意识也有了不信任。
也就是说,一个动作,只要并非出自真心,演是演不久,更演不像。毕竟人的直觉从来敏锐无比。
而所有种种,都是因为,我们从未学会整合内心爱恨情仇。我们只允许光明,难以接纳阴暗。这些负性情感就会通过各种投射的方式攀爬在我们关系里。
爱恨从来都是一体的,只有允许自己没有负担地恨,才能真正轻松地爱。




评论:
Souler: 这照片是哪里呀
二十年磨一剑: 最后一段话说得太好了,接受阴暗面才能做最真实自由的自己,否则都是束缚和桎梏,缺少了灵动性流动性更加缺少了自由和灵性,一切都被这种拒绝接纳只选择接纳其中的一部分排斥另一部分的模式所阻滞和桎梏了。
看到你这篇文,让我想起了高中的一段经历。我在初中时还是活得比较自性和活跃的,但是到了高中时其实生存环境变得比较畸形和不健康。有来自填鸭式教育的高压政策,当然也有来自于一个更好的地方的形形色色素质教育远落后于成绩教育的奇葩汇集。
二十年磨一剑: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中就跳出了那一段记忆。类似于抑郁患者那段,但是我倒是没有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去委屈堆积。但是我确实是比较乐观开朗善于换位思考和做心理安慰。那个时候我遭遇了一件到现在都没有缓和的事情。就是我们寝室有个女生性格也很开朗爱笑,那时候跟我关系很好,她对我的评价就是我很善解人意,跟我聊天非常开心总是能得到安慰与理解。我也很享受这样的相处,我本质也是喜欢惠利他人来共同快乐的。所以一直以来都比较投缘。后来也是有一次我生了气,就是晚上宿舍长期讲话闹很晚我休息不好让她们早点休息。就那一次以后她就完全变了个态度,逢人就说以前觉得我很好善解人意,现在觉得我变了还发了脾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