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缺爱?为什么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是“懂事”“苦难”教育下的成功;
是从小时候便开始的PUA“精神阉割”。
从小“妈”让你懂事,所以遇到想吃的想玩的,因为家境,你也会装作不想要。“妈”再问你,你还是说:“不想要。”倘若旁人来句“给娃买一个吧!”妈会说“:我娃不要,我娃不想要。”小时候表姐在集会上给我买了一个蝴蝶翅膀,我妈就一直反对,认为是在浪费钱,我即使喜欢也不敢喜欢了,好像母亲的不开心是自己的错,当你在极力的懂事的时候,也是相当委屈的。如果旁人再说几句,恐怕作为孩子的你,当时就泪如雨下了。
当然谈这些目的不是责备父母,我爱他们,因为她们自身也受迫害。
小时候的懂事,长大后的缺失。在上述这种懂事教育下,你的想要,在从未被满足之后,必将留下恐怖的后遗症。一遍遍的惯性引导下,现在的我什么也不想要,但明明自己是需要的。就像精神阉割,我就是被阉割的人。从精神上消除了对所有事物的追求,并且你会陷入一种周期性的死循环。
今天,我又陷入这样的循环中,特别想向别人倾泻这样的负面情绪。那是一种混乱,没有方向的感觉,且是被迫的无所事事。经历过一段积极向上的时间之后,在没有人安排任务,指令给你的空闲时间,你会质疑自己,再次不自信,产生虚无感。
如此一种精神怪圈。在深夜emo,听着与情绪共鸣的音乐,常常流泪但不想被周边人发现,是你自己自愿沉浸在其中,不是别的什么。既享受它,又痛恨它。然后就像陷落在泥沼,不会再有继续突破的行动力和执行力。这是一种极强的精神内耗。
在自己想要去做一些想做的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别人同不同意,别人怎么看,哪里来的这种道理?这是对自我的虐待,对自己的不自信,我反感至极。抛弃旧的东西是很难的,我常常在挣扎丢掉这样的思想包袱,结束自我精神意志的捆绑。但是现在来说我还丢不掉,那东西就像附体一样影响着我。讨好型人格,在意别人的想法,却总是委屈自己,别人还不把你不当回事,人就是这样觉得你好说话拿你当软柿子捏,试探你的底线,你得反抗,不然你所受的一切都是你该。满足自己,借物修人,反抗它,并坚持。
评论:
送你一朵小红花!: 少年站在风中,看着眼前的巨人如流沙一般消散,围观的人们疑惑,这是什么?少年不做声,只是屹立着,待巨人随风飘逝,少年转身离去,眼角一滴热泪,这群人又怎么会知道,消逝的不是其他东西,正是这孩子年少时最初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