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医路同行发布时间: 2024-09-29 12:21:28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由脾肾论治月经不调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亏虚,统摄之力减弱,则导致气血运化失常,血海空虚,月经失调。脾胃虚弱时,通常采用补中益气汤等调脾胃。补中益气汤侧重于补中气,即可使脾胃恢复正常的受纳运化,升清降浊;若脾虚出血,则需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一些收涩止血的药物。归脾汤善于治疗脾不统血证,当患者脾虚气弱不能统血,造成的经常性、少量出血,常用归脾汤进行治疗;若出血较多,甚至血崩,则还需要加大量的补气药和收涩药;当患者脾胃气虚,采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若脾虚兼有肝郁,则可用逍遥散结合四君子汤,或用六君子汤加黄芪,或香砂六君子汤。   肾藏精,精化血,故肾机能的好坏与月经能否如期来潮密切相关。肾中有真阴和真阳,真阴是指所藏之精,是气血生化的物质基础,真阳是指肾气,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是生殖繁衍的根本。肾虚作为月经不调的主要病机之一,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中医普遍认为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治疗肾阳虚用肾气丸或右归丸,肾气亏虚严重者用大补元煎,肾阴虚常用左归丸或归肾丸。   辨证审因 治标不忘本   中医理论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血是由中焦水谷之精微物质加上营气在心、肺中化生而成的。女子月经是以阴血为物质基础,阴血充盈,促使月经如期来潮,若阴血运行失常,会直接影响月经行血,导致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发生。血分异常,通常分为血虚、血瘀、血寒、血热四个方面,应严格辨证审因,对症用药。#月经 #月经量少 #中药调理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