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很多人觉得士兵在战场上开枪是天经地义的事,当兵的人会毫不犹豫举枪射杀敌人只为了获取胜利。
然而事实上,这是需要经过训练的。以美国陆军太平洋战区随军历史学家马歇尔的研究为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士兵的开枪率只有15~20%,而剩下的人也并非逃跑或是躲藏起来了,他们只是下不了手。
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士兵1939-1945年共消耗子弹210亿发,打死敌军900万。也就是说二战时期作战能力最强的德国军队,也需要消耗平均2333.33发子弹才能打死一个人。其他国家甚至消耗更多,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士兵甚至需要消耗3吨弹药才能打死一名日军士兵。
根据二战士兵威廉·曼彻斯特的记录,很多士兵在近距离击杀敌人的时候都会感受到强烈的痛苦,比如他自己就说自己近距离射杀了一名士兵后,“我记得,我呆呆地低声说了句,对不起,就剧烈地呕吐起来……我吐了自己一身。”
后面他在自己的作品里还记录了很多,包括英国一战老兵说,“这是我第一次杀人。等一切都平静下来,我来到那位德国兵尸体旁边,我知道是我杀死了他。我当时在想,看他的年龄,他应该是有孩子的人。我感到非常难受。”
德国二战的士兵也说,“当时我并不觉得多么难过,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知道我杀害了那些人。我是杀人犯。”
美国越战老兵说,“对那个突然转身射击我的孩子,我开枪了,一口气把20发子弹全部打完。他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看出他只有13岁。我丢下枪,哭了起来。”
以色列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士兵说,“我再次开枪,击中了他的头,血流了一地……我吐了,然后其他人才赶到。”
一位退伍老兵说,“战斗结束快70年了,在战场上,一位军官被弹片开膛破肚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通常,在你朝气蓬勃的年月,你会将这些记忆忘记。但是,当你老了,它们就会在每晚萦绕你左右,夜夜如此。”
我不喜欢也不爱看影视、小说作品中描绘以杀人为乐的精神变态和杀人犯,尤其是那些会让年纪小的读者觉得“这太酷了”和“帅呆了”的写作方式。以及年纪小的孩子常刷的软件里二次元化的病娇、疯批、变态、杀人狂之类的角色,就让我更反胃了。
至于为什么,老兵们已经替我说过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