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闭症孩子的阅读课之旅:挑战与希望》
阅读,对于孩子们而言,无疑是开启知识宝库、丰富内心世界的一把关键钥匙。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它更是承载着特殊且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搭建起与外界沟通、理解的桥梁。
最近,我一直在给一位 12 岁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上阅读课,这段经历可谓是充满了挑战与感动,在此想和大家分享一番。
我为他挑选的第一本书是《夏洛的网》。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他在阅读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就拿识字和连词成句来说,他有不少字词都不认识,很多句子里的词也不知道该怎么连贯起来读。比如书中开篇的句子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生活着一群动物。” 他会把 “朱克曼家” 读成 “朱克曼”,然后停顿好久,似乎在努力思考下一个词该怎么读,而 “谷仓” 的 “仓” 字更是让他犯难,明显能看出他不认识这个字,要琢磨半天才能接着往下念。
在朗读的语气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他读起书来就像是在机械地念字,完全没有对内容情感上的理解体现。不管是描述开心场景的句子还是悲伤的句子,他都是用那种平平的、毫无起伏的语调,还时不时地拖个长腔。就像读到 “小猪威尔伯” 时,会念成 “小猪威尔 —— 伯 ——”,让人感觉不到他对文字背后所蕴含情感的丝毫感知。
而且他在阅读过程中的配合度也不高。他特别喜欢说 “好的”,常常喜欢跟读句子的最后几个字,可有时候又会说一些跟书本内容毫无关系的话,就像是在自言自语。当我要求他读的时候,他不一定会读,而当我让他暂停时,他却又会大声地继续读下去,完全不顾及我的指令。
另外,他还不喜欢我重复地纠正他的读音。每当我试图纠正时,就仿佛会打乱他原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阅读节奏,往往要过好一会儿才能重新进入阅读状态。
面对这些情况,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
当他在读的过程中出现读音错误时,我采取了比较灵活的纠正方式。如果只是偶尔读错一个不太关键的字词,我就随口带出正确的读音,给他一个自然的引导,然后看他是否愿意主动纠正过来。要是他愿意,那自然很好;要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强求,就接着往下读。
但如果是那种很常用、对理解文意比较重要的字词,我带了几次他都不搭理我,我就会暂停当前的阅读进度,专门针对这个字词或者包含它的句子进行反复练习。即使他一开始不搭理我,我也会坚持不懈地反复读,同时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鼓励他跟着我读出正确的读音,直到他能跟上为止。
然而,相比纠正读音,让他在朗读时表现出合适的语气则是更为困难的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