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鸦舍独酣发布时间: 2024-03-06 20:13:33 浏览:11 次 发布地: 襄阳市 天气: 晴

        批判,是我们全部烦恼的来源。 我们从早到晚,不断地批判自己、别人、事情、环境、国家、地球,样样都看不顺眼,样样都值得批评。在我们的眼中,很少有事情是圆满完整的,所看到的全都是缺点。连一个好事,都要通过我们主观判断而同意,才变成一件好事。别人讲的好事,不经过我们的过滤,我们也绝对不会称之为“好”。 我们见到一个人,第一个念头就是已经开始判断——这个人友善不友善、礼貌不礼貌、风度好不好……一连串的判断。从早上一起来,到入睡之前,我们一天从来没有过不批判。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 也没有什么东西叫作“好”“坏”,有意义、没有意义,有目的、没有目的,公平、不公平,善人、坏人,修行、世俗。 假如连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头脑投射出来的,那么,去批判好坏,本身就是一个大妄想。 一个人懂了这些,最多是大笑或大哭一场,发现——这一生,从来到离开,都是活在一个洗脑的状态,把一切虚妄的境界和虚妄的判断当作真实。 突然,一个人也变得话少,自然理解——一切所讲、可以表达,甚至可以想象的,都不存在。都还是我们用有限的聪明,通过二元对立的语言或思考的逻辑来描述不可能描述的整体;而局限,是永远不可能描述无限的。 #阅读 #书摘 #读书



评论:
: 读后感:关于人的评级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而非二元论,且随情景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不唯一性。正如,在善与恶的二元论中加入“其他”的可能性,让人物的性格特质也丰富起来,而这“其他”的可能性所蕴含的可能性,也让对人定性这一行为变得琢磨不透。(以上纯属本人的片面之词,若有不当或不全之处,还请施主默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 你字多,你说得对[呲牙笑]
: 你这个评判也二元论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