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大叔发布时间: 2024-10-01 18:58:18 浏览:6 次 发布地: 无锡市 天气: 晴

        国庆假期观《只此青绿》电影版,写篇小作文,推荐好片。《只此青绿》电影版改编自同名“爆款”舞蹈诗剧,由舞台原班编导演团队参与共同打造的电影。22年6月18日看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舞剧版和电影版各有千秋。 舞剧版舞美灯光都是高水平,演员以身体语言无声演绎带观众入画,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国人骨子里的内敛之美,不显山露水,殊不知它早将存在感埋在每一位慕名而来的观众的基因里。这个舞蹈不光是女人的柔美,更多看到的是大气磅礴的一种东西,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一种岁月,一种大气,也是代表我们文化自信的一面。 电影版每一帧都唯美,全程无台词,却有着深深的感动。感动于少年才子,嬉笑怒骂之间,一生凝汇一卷千里江山。感动于篆刻人、织绢人、制笔人、磨石人、制墨人等的匠心匠艺,传承千古。感动于中式审美的东方自信,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合称为宋人生活四艺,也称四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焚香重在“香”之美,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品茗重在“味”之美,一壶沉香好茶,款待远方友人;插花重在“色”之美,一盆理念之花,品味百态人生;挂画则重在“境”之美,一幅行云字画,寓藏山水美景。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 舞剧版和电影版都运用了“赋、比、兴”中式美学原则。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指的是白描式的记事、状物、抒情、表意。比兴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情、志),这样才能使主观情感与想像、理解(无论对比、正比、反比,其中就都包含一定的理解成份)结合联系在一起。比指言有尽而意无穷,兴指因物喻志。 《只此青绿》赋者,通过“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叙事,比者,雨、水、雪、风、山、瀑布与人之间互动的美感,以环境咏胸中沟壑,以物喻人,忆情言志。兴者,希孟,如果知道此生只有短暂的十八岁,你还会为了这卷丹青燃尽生命?篆刻人:我愿将你的名字篆作一枚名章,为你留下存在过的印记。织绢人:从前是我等心血织就,往后便看你如何行笔。制笔人:惟愿此笔能随你而行,全当我也追随你看看这大好河山。磨石人:少年心中若能容丘壑,下笔方能绘山河。制墨人:我祖辈制墨,愿以这堂中墨色,将墨之坚真予你,将松之傲骨予你,将制墨人之嘱托予你。以“赋”的现实主义手法再现舞剧叙述情景,且占据着舞蹈作品的核心地位;以灵动飘逸的“比”“兴”手法,升华舞蹈视觉的灵性美感,触动观众的灵魂;又以匠心文意、雅俗对比、生死冲突、古今交织、传承创新的强烈对比,明确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向;赋比兴诗歌艺术手法在《只此青绿》中娴熟自如、水乳交融地运用,使舞剧呈现出东方舞蹈艺术特有的神秘灵动之美,具有摄人心灵的穿透力。舞蹈本身也是“赋比兴”,中国舞蹈在赋比兴艺术思维的作用下,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美学智慧,有强烈的艺术启示和美育功能。 赋比兴原则不仅用于舞蹈上,也在诗文、绘画、书法、篆刻、音乐、建筑、园林、陶瓷、雕塑等方面,体现东方审美。本质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 儿时习画,曾专研青绿山水,在《千里江山图》上花了很多心思。作青绿山水唐诗四条屏,得了大奖。后又建议某学校将《千里江山图》用于文创,做了一系列东西。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圆上了那个缘。创作山水画,我总结为五可——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可心,构图严谨气韵生动,细节忠实诗意追求,从北宋到南宋,从无我之境向有我之境推移。至元确立文人画,文学趣味突出,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有意与无意,集诗书画印为一体,传达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我总结为:师自然造化而传神,法心源情志而写意。2024年10月1日#无锡 #艺术 #分享属于你的生活美学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