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子营粮机厂宿舍
嗯,提莫哥哥说起20年前的国有工厂家属院,真是满满的回忆。那时候住在家属院里,邻里之间情同一家,谁家包了饺子、蒸了馒头,总会端一碗到隔壁;谁家有个喜事、搬家,左邻右舍都热热闹闹地帮忙张罗。厂里的职工几乎人人都认识,周末傍晚三五成群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唠嗑,那种人情味真是现在的小区难以找回的。
但要住上这样的房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分到的。这种家属楼在当时属于“稀缺资源”,得是厂里的骨干,像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勤勤恳恳的老工人,或者职位较高的行政干部,像生产副经理、销售主管之类的,才有资格申请分房。很多人为了能住上这样一套楼房,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分房的那一天比过年还高兴。
可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家属院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车库,没有电梯,没有天然气,也没有中央空调,甚至电线都常常外露,被人调侃为“老破小”。它们虽然没有现代小区的便利,但对那些原始职工来说,这却是养老的地方,是年轻一辈婚房的首选;对刚来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老破小”又成了一个低租金、交通便利的过渡之地。它们背靠城市的繁华,却保留了老一辈的乡土气息——钢筋水泥里藏着时代的故事,甚至连墙上的爬山虎和楼下的大树,都像是记载着那段岁月的点滴。
老破小,是老一辈奋斗的见证,也是新一代起步的垫脚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历史的沉淀,更是生活的传承。
嗯,泪水在眼角凝结,这是历史的记忆。嘻嘻嘻,仍然要开心啦,哈哈哈[调皮][调皮][调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