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变形记》的叙事艺术
为什么《变形记》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读起来会那么激动人心呢?这就涉及卡夫卡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了。
一、震撼性的强击效应
卡夫卡在中学时代就跟一个叫颇拉克的同学说:搞创作就要让人读了后像额头上被击了一猛掌。他后来在日记里也这样写道:写作就要像手拿一把冰封心海中的“破冰斧”,大砍大破。卡夫卡的这一美学思想总括起来,就是追求一种强烈的震撼效果。《变形记》的开头就是他的这一美学追求的最佳体现。
二、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
一个荒诞故事,如果写的都是“乌有之乡”的事情,人世间找不到的事情,会有谁愿意读下去呢?但卡夫卡却有这样一种本事:他写的明明是一件荒诞的事情,但读起来却让人感到真真切切,感人肺腑。诀窍何在呢?有以下两点。首先,人物原型的真实。卡夫卡创作的一个公认的特点,是他的所有重要作品都有某种程度的自传色彩。《变形记》中的这个四口之家一看就是卡夫卡那个六口之家的缩影:父亲文化不高,说话有些粗鲁,有明显的家长作风;母亲是贤妻,也是慈母;第三个妹妹长得结实、漂亮、聪明,与哥哥很谈得来。只是少了两个卡夫卡不那么喜欢的妹妹。其次,细节描写的真实。由于对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驾轻就熟,对他们的音容笑貌、生活细节写起来也落笔生花,惟妙惟肖。下面这是母女俩在搬移格里高尔房间里的家具,想把墙上挂的一幅女士画像的镜框也搬走,而格里高尔竭力加以阻止的情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