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天行健发布时间: 2025-04-05 04:26:26 浏览:2 次 发布地: 青岛市 天气: 晴

        先秦诸子·墨子(墨翟):墨家学派创始人 一、‌生平与背景‌ 生卒年‌:约公元前476年—前390年(一说前480年—前420年),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人物‌。 出身‌: 宋国贵族目夷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但出身可能较为卑微,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出生地存在争议,一说宋国(今河南商丘),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 学派创立‌:早年学习儒家,后因反对儒家礼乐制度与等级观念,创立墨家学派,形成与儒家并立的“显学”格局‌。 二、‌核心思想与主张‌ 伦理与社会思想‌ 兼爱‌:主张无差别的普遍之爱,强调“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反对儒家“亲亲有术”的差等伦理‌。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提倡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认为战争“亏人自利”且违背天志‌。 尚贤尚同‌:主张选拔贤能治理国家(尚贤),并建立统一的社会规范(尚同)‌。 实践与实用主义‌ 节用节葬‌:批判贵族奢侈,提倡节俭生活,反对厚葬久丧‌。 非乐非命‌:认为音乐与享乐消耗社会资源(非乐),强调人力可改变命运(非命)‌。 天志明鬼‌:以“天志”为道德准则,主张鬼神监督人间行为以维护社会正义‌。 科学贡献‌ 在《墨子》中提出早期几何学、物理学(如杠杆原理)和光学(小孔成像)理论,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先驱‌。 三、‌历史影响与学派发展‌ 学派组织‌: 墨家形成纪律严密的团体,首领称“巨子”,弟子需掌握技能(如防御术)并践行“侠义精神”‌。 主张“万事莫贵于义”(《贵义》篇),强调以行动维护正义,甚至参与阻止战争的军事行动‌。 典籍与传承‌: 《墨子》现存53篇,包含墨子言论(如《兼爱》《非攻》)及后期墨家逻辑学著作(《经上》《经下》等)‌。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战国末期逐渐衰落‌。 后世评价‌: 与儒家并称“非儒即墨”,其逻辑学(墨辩)与名家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古典逻辑体系‌。 汉代后因与中央集权冲突而式微,但平等思想与科学精神对近代思想启蒙产生深远影响‌。#诸子百家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