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回忆是思念的愁~发布时间: 2025-02-14 12:24:33 浏览:4 次 发布地: 长沙市 天气: 晴

         2025年02月14日 11:38 四川 这是我们寻访的第208个基层医生 河南省郑州新郑市 王丙山 2023年,一位肝癌中晚期患者让他印象深刻。患者名叫张华,55岁,是一名建筑工人。张华的肝脏肿瘤达8厘米,伴有严重腹水,西医预估生存期不足三个月。张华的妻子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最终来到王丙山的诊室。 王丙山使用祖传方剂并配合针灸和艾灸,帮助张华调理体质。治疗初期,张华的腹水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肿瘤标志物也逐渐下降。三个月后,张华的CT检查显示肿瘤缩小至2厘米,肝功能恢复正常。 “现在他每天能走5公里,还帮着儿子打理果园。”王丙山指着诊室过道上悬挂的一众锦旗,那里面有一面正是这位患者家属连夜绣制的。 在王丙山治疗过的肿瘤患者中,不乏那些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患者,也总能看到拎着土鸡蛋、红薯前来抵药费的村民。王丙山恪守母亲传授的祖训,“医乃仁术,济困扶危;财轻义重,病者为尊”。 对于许多贫困患者来说,治病的费用是沉重的负担,一位乳腺癌离异患者就让王丙山记忆犹新,“她带着女儿跪在诊室,哭着请求赊账治疗。”王丙山不仅减免了药费,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买了书包。半年后,患者身体恢复正常,东拼西凑找来一万元感谢他,却被他全部退回。“钱财是流水,救人才是根本。”王丙山指着自己的良心说。 为降低药价,王丙山还在老家开辟了几亩药田,知母、党参等一众中药材均有种植,每到闲暇时,王丙山总会前往药田瞧瞧一众药材的长势,“自种药材成本只有市价三成,每天中医堂熬煮剩下的药渣还能用来堆肥,一举两得。”他弯腰拔起一株党参,根须沾着湿润的泥土,“癌症患者常年吃药,省下的都是救命钱。” 作为郑州市卫健委认证的“基层带徒基地”,王丙山每年还会为社会培养4名中医传承人。如今在他的诊室内,就有两位年轻学徒正专注地抄写药方,教学桌上,一摞癌症诊疗手记格外醒目,这是他结合千余病例整理的治疗指南。“肿瘤就像野草,西医除草,中医改良土壤。”他对学徒们反复强调,“要把人看作整体,不能只见病灶。” 除了悉心授徒外,王丙山还将心血倾注在后辈上,“大女儿目前学心理学,学完就跟我学中医。”谈起自己的子女,王丙山眼中满是期许,“中医不光是治好身体上的病,更要关注病人心里的痛苦,我希望她能把这份给人带来健康的传承,一代代地传下去。”







评论:
雨薇: 好医术能传承得太少。 大多急功近利。下苦功夫肯钻研得少之又少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