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文学作品
底色总是悲伤的
巴金的《家》,他们生活在封建大家庭里,新思潮在暗处涌动,碰撞出了反抗力量。
鸣凤投湖,婉儿逃不脱的命运,梅表姐的郁郁而终,瑞珏死在冰冷潮湿的产房里,最后也没有见到觉新最后一面,他捶着紧紧关闭的门,就像他面前永远打不破的封建礼制,他永远在妥协,永远遵从家中长辈的鬼话,他是忧伤的,是压抑的,或许最后决心帮助觉慧出逃,是他对自由追求的寄托,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解放,毕竟他最爱的两个人从表面上看因为他的顺从已经死去了,他的灵魂即将枯死。
淑贞畸形的小脚并没有换来她母亲口中的幸福,而是一件值得夸耀的物品,是嘲笑和怜悯,不知道她望着姐姐们自然发育的天足,在想什么,是否是那些不眠的长夜,是落在身上的鞭子,是肉体上的折磨,还是灵魂上的枷锁,“做一个女子为什么就应该嫁到别人家去,抛弃了自己所爱的人去陪伴别人呢?”这个问题,淑贞并没有得到答案。最后她趴在琴身上哭了,而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哭,她心底埋藏着的少女的悲哀,也是时代下女性的悲哀,这是无法驱散的黑暗,是从出生就注定的悲歌。
女性,是一种处境。无论家境如何,她们都亦有自己的艰难故事,觉慧曾问吞没了鸣凤的湖水,为何它那么平静,因为是社会杀死了她。鸣凤曾说,“死”是薄命女子唯一的出路,所以,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子,就将她十几岁的生命投入晶莹剔透的湖水中去了,她的死激起了湖水的层层涟漪,但不久,它便恢复了平静,花园好似在低声为她哭泣。
瑞珏死后,觉慧脑海中出现了三副棺材,又是三张女人的脸,一张丰满的,一张凄哀的,一张天真活泼的,他从她们的死亡里看到了即将腐朽的家族,他选择了新时代,决定去上海发展他的青春事业,他的觉醒与出逃是颇富勇气的,他要奔向属于青年的广阔新天地。
他们的周边是无数的障壁,总有人沉沦麻木视而不见,总有人清醒着却无力反抗,也总有人刺破黑暗带来光明。我虽知道最后的结局,但总会可惜有人死在黎明前的黑暗。
这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激流,永远动荡着,不会停止,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评论:
Souler: 任何时代都有新的与旧的交替。过去如此,现今也如此。每一部述说时代交替的作品,最终的底色都是悲剧。在《激流三部曲》中“家”是封建的象征,有人因家死,有人逃出家,更有人延续了前辈的意志强撑着家。这本书很不错,可惜的是,后面的《秋》的故事不够完整,我记得好像是当时因为一些原因,在刚出版的时候就被删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