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从俭入奢易,从奢返俭难发布时间: 2024-01-15 07:48:46 浏览:1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久利之事勿为; 众争之地勿往。 久利之事, 众必争之, 众争之地, 一地鸡毛。 《论语》有言:“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正是这个意思。众争之地是众矢之地,处于焦点、漩涡中心,自然不会风平浪静,甚至遍布雷区险滩,充满明枪暗箭。 这句话强调的是“知止”的重要性,即人们应懂得何时该停下脚步,避免过度放纵欲望而导致不良后果。 如同范蠡一样,他辅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并没有贪图荣华富贵,而是选择退隐江湖。他明白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只有内心的平静和淡泊才是真正的幸福。 同样像陶渊明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明明可以跻身官场追求名利,却选择了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用诗篇和墨画传达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 古圣先贤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真正的君子应该超越眼前的利益和争斗,保持内心的坚定和高尚。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永远获利的事情。如果有,很可能是骗局。 就像《贪婪的多巴胺》一书中写到:“不管是天上的飞机、好莱坞的电影明星,还是遥远的山峰,只有这些不可及、虚幻的事物才富有魅力,而这些魅力就是一个谎言”。 人会因为欲望而伤痕累累,也会因为欲望而容光焕发,所以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 用冷静的头脑去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坚定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选择最有争议的。 #《论语》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