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热爱同学发布时间: 2024-05-31 09:04:20 浏览:3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养育孩子,就是重新养育自己 我们要说的不是说要剥夺孩子自由生长的权利,非要把孩子培养得跟家长一模一样。我们要说的是养育孩子的过程会促使成年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成长。比如自己的行为模式是怎么形成的?有哪些地方可能有问题?又该怎么改掉它们?这些问题都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一个更清晰的答案。 从一个故事说起,说有个出版社,出了一本新书,畅销得不得了。为什么畅销呢?因为书名起得好,直击好多人的痛点。书的名字叫《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老婆》,英文名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大家一看,这不就是我想解决的问题吗?这本书一个星期就卖出去十几万册。 但是,突然有一天,这本书的作者给出版社打了个电话,说不对劲,你们把书名打错了一个字母。应该是life,不是wife。书名其实是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30天改变你的生活》,不是《30天改变你的老婆》。 结果,出版社把书名改过来之后,你猜怎么着?整整一个星期,只卖出去3本。 这个故事其实反映了一个心态,每个人都想改变别人,但是没人愿意改变自己。 孩子不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他只会成为你的样子。孩子的成长是从家长的成长开始的。 前两年《家庭教育指南》这本书有一个有趣的设计。随书附赠了一个信封,家长不能拆,必须交给孩子。信封里装的,是一张家长毕业证。孩子可以反过来监督爸妈,只有爸妈的表现合格了,才能把这个证交给他们,这个设计就是在提醒我们,成长这个事,得全家人一起来。 两个提醒 第一,我们对孩子的不满,反映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心理作家丛非从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说的是,所有的关系,都是由需要构成的。不管是跟外人的关系,还是跟孩子的关系。当你需要他,他却不满足你,而你又执着于从他那里获得满足,这就是一切矛盾关系的根源。因此,处理矛盾的本质,就是处理自己内心的需要。 比如,辅导孩子写诗,写白日依山尽,3个小时过去,孩子只写出了白字上面那一撇。你先别笑,这是真事儿。你可以想象一下家长有多崩溃?恨不得在那一刻觉得,大号算是练废了,不如干脆再生一个,开个小号。 但是,按照丛非从的观点,家长这时可以稍微冷静一下,审视自己的感受。这个崩溃的感觉,其实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几个需求。比如,对安全感的需求。孩子不写作业,家长会为孩子的前途担忧,会产生不安全感。再比如,对自由的需求。因为家长会觉得,孩子要是能好好写作业,自己不就解脱了吗?可以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再比如,对价值感的需求。孩子不写作业,家长会产生挫败感。你就想象,孩子3小时就写出一撇,家长就算在外面再有本事,这一刻他也觉得自己像个大傻子。 按照丛非从的分析,这个需求,其实一共包括五个层面,分别是,安全感、价值感、自由、亲密和意义。所有人的所有关系方面的烦恼,归根结底都跑不出这五个需求。这五个需求,就相当于内心的五个支柱。 意识到这点,我们就知道,再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可以这么做。 首先,可以告诉孩子,我生气是因为我的问题,原因不在你身上。你的目标应该是完成你的任务,而不是承担我的情绪。这么一来,孩子也能卸下心理包袱,更好地成长。 其次,可以告诉自己,我生气了,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是这五个支柱中的哪一个出了问题?我应该在哪方面多磨炼自己?按照丛非从的话说,内心需求出问题,不是因为缺少方法,而是缺少底气。而直面这个问题,就是长出底气的开始。说白了,这个问题只要被意识到,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养育的过程,没有问题,只有成长,当你觉得问题出现的时候,恰恰是成长要发生的时候。 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成为家长自我成长的指南针。 #读书与思考 #每日读书 #读书分享 第二个提醒是,通过观察孩子的成长,重塑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我们有很多小时候就养成的行为模式,但是,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些习惯是怎么养成的。而观察孩子的成长,能让我们发现这些习惯背后的成因,进而改变它。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比如,有的人总是没理由地缺少安全感,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可能等他有了孩子之后,每天跟孩子一起学习,经常去学校开家长会。这时他才会想起来,原来是因为他小时候在学校总受挫,总挨批评,才养成了这个性格。没错,人有的时候只有回到当初的情景,才能想起相关的事情。 而意识到这点之后,这个人也许就能进一步明白,今天的教育理念比他小时候要先进得多,师资队伍的水平也比当年高得多。造成他不安的因素已经没了,也就更不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孩子。这时,他的安全感水平就会提高。 说白了,养育孩子,有时就像照镜子。能让人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并且意识到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进而基于这个认识,做出积极的改变。 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每个人都需要学习,需要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重新长成自己。

评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