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领带发布时间: 2024-06-12 16:47:09 浏览:15 次 发布地: 天气: 晴

        许多同学把申论当玄学,认为申论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考好考坏全看运气。 实际上申论也是一门特别科学的考试,只是学习过程比较玄乎罢了。 因为申论的核心就两个:逻辑+关键词。 但无论是逻辑,还是关键词,学到什么程度,都很难定量。 不过只要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那起码有个好处,就是你能发现申论学习的乐趣,知道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懵懂前行。 今天以2023年浙江省考C卷的一段话为例,来揭示申论学习之道。 问题一:“资料1”介绍了龙港撤镇设市三年来的改革创新实践,请你概括其主要做法。不超过350字。 材料:①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是龙港设市后呼声最高的民生需求之一,龙港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加快补齐龙港医疗卫生短板作为优先事项全力推进,2020年与温医大附一院达成智联合作。②根据协议,温医大附一院对龙港市人民医院全面运营管理。③依托“全托管”这一强大技术后盾,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砖瓦社区居民老王在龙港市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获得了有效救治。④为让更多市民切身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龙港在广泛征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梳理形成10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逐项分解落实责任,主动接受各界监督,确保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 我们先看逻辑,也就是这段话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全段四句话,前三句都是讲医疗的,第四句讲民生实事,更准确的说是讲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因此,属于并列关系。那么我们的答案框架应该是包括这两部分内容的,也就是医疗领域做了什么,民生实事领域做了什么。 逻辑分析完成后,就要学会找关键词了,有人说:一本书80%的内容都是废话,申论材料亦然。我们需要化繁为简,找到每部分内容的关键词句,这就是我们要的答案。 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我们所学的高频词、转折词、强调词等方法了,许多同学学了很多方法,但是成绩总上不去,不是因为方法不好,而是因为用的时机不对。 我们继续看材料,先看第一句话,首先找到句子成分,提取主谓宾,也就是龙港市全力推进优先事项,与温医大附一院达成智联合作。但是这样的提炼没有突出要点,语义也不完整,这句话主要是想讲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所以我们可以概括为:优先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与温医大附一院达成智联合作。 再看第二句和第三句话,这两句话要连在一起看,因为第三句话是通过举例对第二句话的延伸补充,主要是以居民老王得到救治的案例,说明全面运行托管的成效,根据申论做题原则,案例证明的观点是重点,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全面运行托管”,阅卷时,看到这六个字就给分,但是答案不能只写这六个字,我们要补充成完整句子:由其对龙港市人民医院全面运营管理。 然后看最后一句话,还是先提炼句子主干,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删:龙港聚焦问题,梳理形成候选项目,分解落实责任,接受监督,确保办好民生实事。但是这样的提炼同样造成语义不完整,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字数要求了,如果字数足够,那么就把最后一句话都抄了,如果字数不够,我们就要注意提炼关键词了,这句话显然讲的都是民生实事项目,围绕这个问题,讲了从项目形成到监督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广泛征询意见建议、聚焦问题,梳理形成十大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分解落实并接受监督。 然后我们还需要给这段话取个小标题,很显然,这段话讲的都是一个内容:办好民生实事。 我们把这些内容写在答题纸上,那么这段话的概括,基本不可能失分了,因为从逻辑到要点,我们都提炼到位了,没有可以扣分的理由。 所以,申论并非玄学,也不是无法可依,只要认真分析梳理,哪怕不知道标准答案,大多数题目也是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公考 #申论 #考公

评论:
一月(生人勿扰): 想当年,申论小题基本都有40多分,但是大作文的素材和语序怎么都记不住,考了几次就放弃了[捂脸哭]
大眼睛宝宝: 我申论去年69今年68,好惨,别人都是70多80
作者: 额,其实你考的也不错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热门说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