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律师,深知在很多人的婚姻中,“好好说话”成了奢侈品。
婚姻中的一方本想着“坦诚相待”的与对方交流,但对方的回应往往是逃避、冷战,甚至是愤怒、埋怨。而如果恰巧这时一方对于婚姻又有着非常高的标准(并不说高标准不对),婚姻状态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不幸福感便随之出现。
一方对待婚姻就像老师给学生检查作业一样(没有否定这种要求是不对的,也没有否定认真检查作业是错的,只是需要找到匹配的受众),在很多夫妻关系中,这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换位思考,并不是说对方一定是对的)是咄咄逼人,是种压迫。
两性关系中,一方更看重情绪价值和情感需求,但是不代表另一方性就完全不需要(不否定你知道TA需要),对方的内心也希望你可以用他能接受的了的说话方式跟他交流,但恰恰相反,当一方只是站在自己认可的标准在跟他交流时,矛盾便随之出现(没有否定您想真诚沟通这种想法,真诚沟通观点是对的),对方的冷漠和“狡辩”更是加重了自己的愤怒和委屈。
但是真诚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一方说的多,说的直白,说的观点是对的,不代表说的方式就是对的。有些时候,行为本身比观点更重要,因为对方希望的是婚姻生活的参与感,而不是被支配感。
随着夫妻关系的深入,对方越来越需要有效沟通,因为经济和家庭的压力。而那些无效的沟通在他那边是毫无价值的。
反之亦然。当一方想简明扼要的说事情时(因为他认为夫妻间不需要太多的虚情假意(不是说他的这种观点一定是对的,只是陈述事实)),但从对方的感官上就是他在冷落你,他不想搭理你,然后你的不安全感又开始起作用,就会更加想跟他真诚沟通,最终的结果就是你说的越来越多,他说的越来越少,你俩越来越累,感情越来越淡。
好好说话,本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很多人的婚姻是无法有效沟通的,这时候需要双方一同改变,先认识到问题的一方或者更看重家庭生活的一方就要积极引导对方一起改变。如果对方实在是顽固不化,那只能改变与对方的关系。或者就这在这种婚姻气氛下,荒度一生。
从婚姻走向陌路。
